A18: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排球振兴从跳发球开始
李京红
新民图表 制图 贺信
  连续两轮全国排球联赛给人总的印象是,发球太“菜”了。女排发球绵软尚能忍受,大力跳发几乎“绝迹”;男排也是“菜球”频发,大力跳发屈指可数。 

  想想可悲,中国男排32年来,没有凭借自己的实力打进过奥运会。总结来总结去,不知所以然。其实,走捷径的唯一办法,就是发球!假如场上6名队员中的一半能够大力跳发,中国男排一定能扬眉吐气了。 

  伦敦奥运会男排冠亚军俄罗斯和巴西,大多数队员都是大力跳发,包括副攻和二传。奥运会决赛,双方发球失误不少,但在所不惜。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拼发球,才能打防反,才能最后赢球。 

  中国男排,副攻手不跳发属于天经地义,攻手也从大力跳发改为跳飘了。所谓跳飘,就是跳起发上手飘球。这种球刚出炉时,效果不错。可以准确地找人,找位置。但是时间一长,威力大减。因为跳飘既没有速度,更没有力量,对手可以十分轻松地接起来。

  看了两轮比赛,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跳发的不到15%。换言之,有85%的队员是清一色的飘球。辽宁队对浙江队的比赛,大力跳发的只有辽宁队的宋玉成,他光发球一项就得了8分。大力跳发=得分!这样的好处难道教练们视而不见吗? 

  既然有如此好的效益,为何球员们还是不参与跳发呢?实际上,跳发是累人的活,需要腰腹力量、爆发力、体力的完美结合。辽宁队老将袁志以前也是大力跳发的,现在开始“惜力”了,改用跳飘。 

  上海男排新赛季首场就遭败绩,“十冠王”优势在缩小,为何?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力跳发改跳飘了,比如沈琼、方颖超、王之腾等,这些曾经的国手,年龄大了,体力自然差了,腰腹力量也不比当年了,跳发自然力不从心了。年轻接应李春辉、主攻戴卿尧虽然跳发,不过同欧美选手的大力跳发相比,只能是中力跳发或减力跳发。 

  与男排相比,中国女排,真正可以称得上暴力跳发的,只有王一梅,只有她的发球让对手发怵。不过,整个中国女排仅靠王一梅是不够的。不在发球上动足脑筋,一定会落后挨打。 

  大力跳发简单实用,效果又好。中国排球要摆脱落后,拦网和进攻无法同欧美选手媲美。寻找突破口,唯有发球可以一试。大力跳发虽然不好练,但真的练出来,还是挺管用的。当年男排的卢卫中、张翔、汤淼们的跳发威震四方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实上,球员不练跳发,板子要打教练身上。教练只顾战术和配合,认为练发球是队员的份内事。显然,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排管中心是否可以狠抓“大力跳发”,将跳发作为一项指标去考核,有奖有罚。或许到那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排球崛起的希望……

  本报记者 李京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上海闲话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职场方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4版:人才
排球振兴从跳发球开始
休战半年 思考未来
上海女排伤兵满营 做客津门大败而归
为长辈鼓掌拍照拿衣服
王晨星勇夺“建桥杯”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8排球振兴从跳发球开始 2012-11-14 2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