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9: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本版列表新闻
曹杨中学学生研发“太阳能门牌点亮装置”——~~~
曹杨中学学生研发“太阳能门牌点亮装置”——~~~
曹杨中学学生研发“太阳能门牌点亮装置”——~~~
曹杨中学学生研发“太阳能门牌点亮装置”——~~~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曹杨中学学生研发“太阳能门牌点亮装置”——
让居民楼门牌号在夜色中发光
王蔚
  最近,普陀区金沙嘉年华小区50幢楼的居民惊奇地发现,楼外底层大门口墙上的门牌上方,新安装了一根LED灯管,使得每幢楼的门牌号在夜色中仍清晰可辨。而这个小创意竟是来自与小区为邻的曹杨中学的学生们,是他们研发了这种新型太阳能门牌点亮装置。

  与市面上已有的“夜光门牌”不同,曹杨中学学生研发的这个新品,不需换掉已有的全市统一样式的门牌标志,只是在原来的门牌上加装灯管。灯管一端有导线连接着一个可以在室外任意地方安装固定的长约20厘米、高约16厘米、厚约2厘米的装置,这便是太阳能接收盒。参与研发的李凌霄、桂凌峰和张璨等同学说,这个太阳能接收盒白天吸收太阳能,天色暗下来后就会自动放亮,这样,人们晚上寻找门牌号就再也不用“摸瞎子”了,而接收盒内装的1节5号电池可用三年多时间。当同学们设计出方案后,本市一家环保企业欣然答应投资生产,并将第一批的样品无偿提供给同学们。企业方表示,由于同学们的设计创意相当简洁实用,因此将来如果批量生产的话,费用也会十分低廉。指导老师史页隆说,在经过社区的试点安装后,会听取居民们的意见,再组织同学们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

  曹杨中学校长杨琳欣喜地说,同学们的这项创意,源于近年来中英两国在青少年中开展的“社区点亮生活项目”,目的是组织两国中学生进行创新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曹杨中学是这个国际项目的积极推行者,如今已在各个年级开设了绿色能源课程,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用环保理念“点亮生活”。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上海闲话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职场方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4版:人才
让居民楼门牌号在夜色中发光
人际关系是少儿习作内容的金矿(一)
信手涂鸦显创意
广告
新民晚报教育周刊/校园内外B19让居民楼门牌号在夜色中发光 2012-11-14 2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