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冬泳协会设在嘉定区,这里被誉为上海冬泳的“总部”。目前,上海常年坚持冬泳爱好者有1100多人,其中200多人来自嘉定区。他们中最年长的老人85岁,最小的21岁。
1978年起,嘉定的冬泳形成规模,冬泳协会参与组织爱好者到游泳池里冬泳,减少了安全隐患。嘉定区体育局局长杨阳介绍,多年来,嘉定游泳没出过一例安全事故。“现在,冬泳的场馆都是免费对爱好者开放,泳池边还配备两个专门的救生员。”如今,嘉定区的冬泳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小有名气。不仅每年自己举办比赛,举行表彰活动,还时常组织冬泳爱好者到外地参赛、表演。
嘉定区不仅冬泳是特色,许多群体活动都走在各区县前列。今年5月,嘉定区体育中心内的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向市民开放,像这样的指导站,全国只有6个,上海独一处。指导站内,运动能力测试仪、骨密度测试仪等高精尖设备摆放整齐,半年时间为上万市民服务过。“嘉定区的全民健身在从自由健身方式向科学健身转型,与世界接轨。”杨阳局长介绍,指导站成立后,根据测定结果,给老百姓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缺啥补啥,健身可以做到科学有效,有的放矢。糖尿病是常见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嘉定区进行运动干预4年来,收效颇丰。我们80%以上患者,在接受运动干预后,尿糖、血糖指标明显好转。”
目前,嘉定区还在积极打造30分钟体育生活圈,老百姓出了家门,30分钟可以抵达想去的运动场所,为市民健康运动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嘉定群众体育有传统,有基础。去年市民体质监测,嘉定区在上海荣登榜首,是最健康的一群上海人。今年的市民运动会上,嘉定区的参与人数、承办项目都在各区县中名列前茅。“健康指数是幸福指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嘉定老百姓的健康指数有很大提升。人人运动、健康嘉定,成了一句实实在在的口号。”李原副区长介绍,嘉定已经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氛围,政府正在推动群众性社团、协会的建立,让他们在全民健身上发挥更大作用。“我们的硬件上去了,有很多好的运动服务场所。接下来,软件也要跟上去,建立一个全民健身的网络体系。”
本报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