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引用了我国探月工程首席专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在第57期院士沙龙上的发言,他认为,估计人类要花上两个世纪才能完成火星改造,并分析说:改造火星首先要解决两个科学技术问题,一是想办法提高火星表面温度;二是增加大气浓度、改变大气成分。人类通过几个世纪的卓越努力,可以将贫瘠的火星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天空、绿色草原、蓝色湖泊和生态友好的新世界……
人类利用两个世纪就能将一个完全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没有水源、冷热温差极大,距离地球最远将近4亿公里的不毛星球,改造成“拥有蔚蓝天空、绿色草原、蓝色湖泊和生态友好的新世界”,这可能吗?我想,做不到。
人类赴火星一个单程就要260天左右,来回则需要520天左右。去年俄罗斯搞了一个火星-500行动,模拟太空和火星环境进行全程探“火”。但那毕竟是“纸面”文章,人类要真正登临火星,道路还十分漫长。
按照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登火星都那么困难,别说改造火星了。即使人类登上了火星,但对于改造火星这个非常浩大的工程,几个航天员顶什么用?航天员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在火星上生存的问题,其次是进行适量的科学考察并尽快返回。真不知道航天员拿什么来提高火星表面的温度?又拿什么来增加火星的大气浓度和改变大气成分?而要达到改造整个火星的目的,使之成为“蔚蓝天空、绿色草原、蓝色湖泊……”可能吗?
正如在那期院士沙龙中上海航天局的孙敬良院士所言:地球人当前最要紧的,是把我们地球上的事情干好!
上海航天报 游本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