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赵州桥
河北赵州桥
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在哪?河北赵县城南2.5公里处,如明月般卧在洨河上。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距今14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跨径石拱桥,结构奇特,气势宏伟,远远看去,好像初露云端的一轮明月,又像挂在空中的雨后彩虹,美丽壮观。
赵州桥建造者是古代著名石匠李春,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扁弧形,桥两端肩部各有两小拱,故称敞肩型(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扁弧形的赵州桥,使桥面坡度平缓,便于车马行人往来;桥的望柱、栏板上雕刻有花卉兽头图案,形象逼真精美,堪称隋唐时期雕刻艺术的佳作。据附近村庄老者介绍,历史上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依然屹立。专家认为这归功于扁弧敞肩型的桥结构,不但具有用料省、施工快、桥身更加稳定,还利于泄洪。
步上赵州桥,游人会感受到时光流过烙在桥上的印迹,斑驳的桥面及桥身,五层石条砌成的桥台,直接站在砂石上,石头已被磨得圆润光滑,青苔漫过,显得异常苍老。住在这里的几代人,都是在桥边玩大的,日日桥上来桥上去,走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赵州桥仍在那里。
小贴士:上海到石家庄,石家庄南焦客运站坐前往赵县的长途汽车,票价12元,时间约1小时;在赵县下车,搭出租或面包车10分钟即到赵州桥,车费约5元。
泉州洛阳桥
首座江海处的梁式石桥
早在北宋,中国就有跨江海大桥,那就是泉州洛阳桥。洛阳桥位于惠安、洛江分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郡守蔡襄主持建造,因在江海交汇处造桥,江阔水深,工程艰巨,造桥者首创“筏形基础”以造桥墩,种植牡蛎以固桥基,历6年竣工,为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桥建成后人们去舟而徙,易危为安,有“万安济众”之誉,故又名“万安桥”。
洛阳桥经历代多次修缮重建,现存的桥是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建,桥长834米,宽7米,尚存船形桥墩46座,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及石塔、武士石像等。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等遗址,桥南有蔡襄祠,祠内有蔡襄《万安桥记》宋碑。你走过游过此桥,仿佛走了一回宋朝与清朝。
小贴士:上海有飞机和火车直泉州;建议入住金威假日酒店,到洛阳古桥很近,与蔡襄故居中的民俗风情区——惠安仅一水相隔。
北京卢沟桥
最具历史象征意义的桥
卢沟桥因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人拉开侵略中国的序幕而成为最具历史象征意义的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13公里处,跨永定河上,它是北京最古老的石造多孔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该桥于元、明两代修缮,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建,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享誉于世。桥全长212.2米,有11孔;各孔的净跨径和矢高均不相等,边孔小、中孔逐渐增大。桥面两侧筑有石栏,柱高1.40米,各柱头上刻有石狮,或蹲、或伏,或大抚小,或小抱大,共485头,其中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原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柱间嵌石栏板,高85厘米,桥两端各有华表、御碑亭、碑刻等,桥畔两头还各筑一座正方形的汉白玉碑亭,每根亭柱上的盘龙纹饰雕刻得极为精细。
如今漫步桥上,抬头眺望卢沟桥的月亮,历史点交集心中,让人感想多多。
小贴士:上海到北京,市内有983、739、759、661、662、301、339、624等路公交车到卢沟桥。
潮州广济桥
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迷人。民谣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初为浮桥,由86只巨船连结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重修,开始了西岸桥墩的建筑,至绍定元年(1228年)历54年间相继增筑,完成10个桥墩的建造。又至开禧二年(1206年)历时12年,建成桥墩13座。东西桥建起来后,中间仍以浮舟连结,形成了梁桥与浮桥相结合的基本格局。宋末至元代,广济桥又有诸多兴废,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府王源主持了规模空前的“迭石重修”,竣工后“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文;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于桥上“立亭屋百二十六间”,更名为“广济桥”。正德八年(1513年),知府谭纶又增一墩,减浮船六只,遂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独特风格,保持至今。
小贴士:上海到潮州有飞机和火车班次;潮州有各档次宾馆供选择;从潮州古城往韩江边走,出城墙后,即到广济桥。广济桥附近有3路、10路公交车。 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