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茅台酒接踵染“塑”,是有“鬼”还是“捣鬼”~~~
茅台酒接踵染“塑”,是有“鬼”还是“捣鬼”~~~
茅台酒接踵染“塑”,是有“鬼”还是“捣鬼”~~~
茅台酒接踵染“塑”,是有“鬼”还是“捣鬼”~~~
茅台酒接踵染“塑”,是有“鬼”还是“捣鬼”~~~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茅台酒接踵染“塑”,是有“鬼”还是“捣鬼”
消费者:相关部门要“发声音”
陈杰
  白酒行业的塑化剂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酒鬼酒”尚未“脱身”,贵州茅台又身陷其中。有网友爆出在我国香港购买茅台酒送检,前晚公布检测结果称塑化剂DEHP超标。贵州茅台股票昨天起停牌,但公司方面表示,产品送检北京、上海、贵州三地检测机构,都未检出塑化剂。接受采访的市民认为,无论是一次疑似市场做空行为,还是“白酒行业的三聚氰胺”,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发出权威声音,保障消费者的饮用安全。

  网友报告 显疑点

  网友“水晶皇”称,11月29日下午,在香港北角的茅台国酒专卖店,买了一瓶53度的飞天茅台(200毫升,价钱港币1780元,出厂日期是2012年5月11日),送到香港的一家化验所。上周日晚9点28分,其在新浪博客上贴出了茅台香港送检报告的打印版本图片,报告内容显示,这瓶送检茅台中一种英文学名DEHP的塑化剂含量为3.3mg/L,超过了我国卫生部规定的最大残留量1.5mg/kg。 

  根据博客照片,微博认证网友“英国高朗烈酒集团公司CEO高瑞”认为这是假酒,他表示酒的灌装日期为2011年,发售日期是2012年,可这种塑料膜2009年年底已经停产。而其他网友也提出自己的疑点,包括检测报告的格式出现技术性错误,报告中贵州茅台酒的“州”字写成“洲”等低级错误。

  分析人士 存疑虑

  昨天,茅台公司在其官网上发表声明称,“长期以来严格控制每个生产环节,生产过程中不见添加任何外加物质”。公司还表示,随时欢迎消费者和投资者到公司实地考察和调研。昨天下午,贵州茅台举行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会议上公布,经北京、贵州和上海的三家检测机构检测,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事件疑似有人炒作,使股民对茅台酒产生质疑,抛出手中的股票,让人可以趁机“低吸”茅台股票。沪西地区一家大型超市的白酒柜台前,一位高姓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酒行业连续爆出塑化剂事件,行业要反省,相关部门要“发声音”,保障消费者“喝得安全”,不要让“罗生门”连续上演。

  本报记者  陈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职场方圆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读者俱乐部
   第B21版:读者俱乐部
   第B22版:读者俱乐部
   第B23版:读者俱乐部
   第B24版:读者俱乐部
消费者:相关部门要“发声音”
“餐饮满意度”指标 跻身全球第十五位
你在淘“宝贝” 他在掏你钱
上海国际汽车 零配件展开幕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9消费者:相关部门要“发声音” 2012-12-11 2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