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公益服务项目
本市的小学放学时间一般都在下午3时30分左右,大多数在职家长此时不可能那么早就来接孩子。而一些学校也出于校内“安全”的考虑,不太愿意把没人接的学生留在教室里。于是,除了一部分由家人接的孩子,许多学生要么独自回家,要么在外闲逛甚至到网吧里玩。也有的公办学校表示,现在实行的是绩效工资,晚托班是不计算进课时的,前去值守的教师自然也不能按课时取酬。而且,本市早在多年前就取消了晚托班的行政收费许可。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学校对开设晚托班基本没有什么主动性,也得不到相关政策措施的保障。
本学期开学后,真新街道教育办和街道妇联,经多方联系和协调,终于将一项免费晚托服务引入了行知小学。据了解,这是一个由市慈善基金会提供的校园免费晚托的定向公益项目,时间为一年,从现在起至明年2月底结束,如果通过了年审,将还可以继续获得资助。而行知小学在获得了这笔公益经费后,就可以给负责晚托看护和学科辅导的老师,提供一定的报酬。
满足学生晚托需求
五(5)班的李曼同学最近放学后都没有回家,而是与班上另三名同学一起进入了晚托班。在那里,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看护他们,并辅导大家做作业。行知小学校长张钰敏说,他们学校有近1500名学生,由于地处城郊,许多学生的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成天要忙于生计,往往不能按时来接孩子,有些开长途车的、做生意的家长,常常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赶到学校。“以前每天放学后,我们只是把一部分家里没人照看的孩子集中到一间多功能大教室里,而前不久我们做了次调查,结果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希望参加晚托。于是便按年级编成了9个晚托班,共计近300名学生。而且,每天下午5时过后,还会把一小部分家长没来的孩子集中到一个班级里,继续有老师看护。”
延伸晚托服务内容
张校长说,这次在获得了慈善资助后,学校决定将晚托服务的内容,由单纯地看护延伸到对学习困难生的课余辅导。四(2)班的宋婷婷同学说,以前回家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只能第二天到学校后再去问老师,但昨天晚托班的老师是教数学的,正好她有一道应用题做不出,便立即去找了老师辅导。“能参加这样的免费晚托班真是太开心了,作业的质量也能得到提高。”
9个晚托班各有一名老师值守看护学生。行知小学教师要到下午5时才下班,因此,参加晚托的学生如果遇到学科上的问题,还可以自由出入教室,到办公室里找老师答疑。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杨玉娟说,各科老师也会常常在晚托时到各班巡视一下,看看哪位同学需要辅导。她说:“虽然晚托班才刚开始,但从班级里了解到,放学以后在外闲逛的学生明显少了,家长上班也不再分心了。”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