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一 车离站不停遭责骂
日前,家住长岛路张杨北路的罗老伯早上从小区走出,见一辆开往洪山路的公交638路刚驶离站台,于是招手叫停无果,便气呼呼地在站点上责怪公交驾驶员,称其行为“恶劣”。家住茶陵路的章阿婆在斜土路家乐福购物后,刚出门,见马路对面有一辆东向的72路正好停在站点,大声呼喊“等等我”,正当她要穿过马路时,72路已经开走。她随后向相关公交企业投诉,称“我在马路对面已招呼,车不等我却开走,太缺德了。”
难题二 善意提醒嫌话太多
自从2007年10月本市开始实行70岁老人在非高峰时段免费乘坐公交的措施以来,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公交行业在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中也作出不少努力,得到了老年人的肯定。但近一时期,企业不少司乘人员向记者反映,针对司乘人员的善意提醒,不少老年乘客嫌公交司乘人员话太多,看不起老人。92路驾驶员叶师傅告诉记者,前两天,有一位老人在漕宝路虹漕南路上车,见后车厢有空位,就去坐下,过了二站,车厢较空,又坐到前排,等他在上海体育馆准备下车时,叶师傅提醒他以后坐车时,不要经常换位子以免影响安全时,老人却瞪了他一眼,留下一句“我想换就换”的话。
难题三 付出车费硬要索回
老年人使用的敬老卡有一定的有效期,过了有效期在POS机上便不能使用的,需到相关社保中心重新验证后方可使用。家住虹口区山阴路的张老伯上月在乘167路公交车刷敬老卡时,发觉过期了,司机让其购票(投币)乘车,以后他购票(投币)又乘了几次167路。近日,张老伯几次向相关部门投诉,说自己的敬老卡现在已经验证过了,可以继续使用了,要求公交返还他以前乘坐的车费。
本市正逐渐步入老年社会,目前出行的老年人不断增加,他们首选的仍是公交大巴。据了解,本市公交行业为满足老年人出行方便做了大量的工作,想方设法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980路增加黄色座位,66路在车厢里贴出沿线医院、超市等的线路图,不少司机看见老人上车便提醒注意安全,不少公交司乘人员在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人性、温馨的服务的同时,也希望老年人理解和支持,乘车时也应遵守相关公共汽电车客运条例和乘车规则,共同营造公交车厢和谐温馨的氛围。 本报记者 张欣平 通讯员 刘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