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郊方言 各具特色
  开发“上海话打字输入法”的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指出,上海方言起源于宋代,黄金年代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超过80%的人口都是外来人口,国际大都市具有语言的杂交优势,成为语言的集散地。如今,市郊方言虽日渐式微,仍各具鲜明特色。

  例如,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课题组调查发现,全世界元音最多的语言是以奉贤金汇方言为代表的偒傣话,有20种元音之多。

  四面环水的崇明,方言不易受外部方言影响,成为比较稳定、古老的一种方言,与上海市区及其他郊县方言有较大区别,反而接近启东、海门话,保留较多的古浊塞擦音。而且,作为粮棉之乡,其方言很有乡野特色。例如,因为棉花面积广阔,棉花盛开时如花海一般,因此,崇明人把“种地”说成是“种花地”,一字之差,诗意顿生。

  有学者将南汇话称之为最适合朗诵古诗和学习日语的方言,这是因为南汇话保留了许多浊音和平声,与多浊音的日语和古诗接近。例如《题都城南庄》一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根据绝句的体制要求,“中”、“红”、“风”三字要押韵,用普通话念“风”不押韵,但如果用南汇话念“中zhōng”、“红hóng”、“风hòng”,均属东韵。

  旧时各区县划界与现今有所区别,所以郊区方言往往不局限于本区县,甚至还影响到上海周边地区。

  例如,松江话的覆盖范围包括松江、金山、青浦、闵行、奉贤五区以及嘉定区的小部分,与上海话相比,它的声韵母差异极小,只是声调有些不同。浦东话覆盖川沙县(沿江片除外)、原上海县黄浦江以东的三林、闵行陈行和杜行地区、奉贤区四团镇、平安镇等地区。嘉定话则包括嘉定、宝山区西部、昆山市花桥镇部分地区、太仓市浏河镇部分地区等,早在1986年便被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列为“七五”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连载
   第A28版:阅读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市场之窗
   第B21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2版:家电/市场之窗
   第B23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B24版:健康/市场之窗
本地人行动起来拯救“本地闲话”
沪郊方言 各具特色
新民晚报焦点A06沪郊方言 各具特色 2013-05-21 2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