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启动仪式现场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民营企业招聘会。350多家用人单位现场提供5000多个就业岗位。“愿意去民营企业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不少求职者说“看情况”。杨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司徒行喆说,不少毕业生的就业路径是这样的,先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再考虑外企、国企、民企。不过他说,这些年随着民企的壮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民企。如果民企成为“名企”,照样受毕业生热捧。他认为,民企已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上海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大三学生白煜上午也和同学提前来感受“求职气氛”。在他们眼里,什么性质的企业不重要,主要考虑的是待遇水平、公司的发展前途、自身的发展空间等。 (下转A8版)
(上接第1版)
民企已经是就业的重要渠道,从全国范围看,民营经济已占半壁江山。在上海,民企户数也已占企业总数的95%,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量的80%。上海新眼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个新成立的民企。董事长汤德林说,刚开始创业时招聘很难,现在公司发展势头很好,招聘情况也比过去好得多,今天上午一设摊,就有四五份简历递上来。
上海今年就业情况平稳,高校毕业生目前签约率比去年略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部门介绍,今年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重点为正在求职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帮扶,同时面向农民工、退役军人以及失业人员、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4月下旬起,各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总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已事先有针对性地收集招聘岗位。
另外,“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期间,用人单位提供的所有招聘岗位将同时发布在上海公共招聘网上(http://jobs.12333sh.gov.cn)。求职者参加现场招聘活动的同时,不妨去“逛逛网上招聘会”。
求职者在“民营企业招聘周”期间无论是现场投递的简历,还是网上应聘的岗位,有关部门都要求用人单位在最长不超过十个工作日的时间内给予求职者明确回复,避免出现以往各类活动中不少招聘简历“石沉大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