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近日,网友“良民挑疵”却在新民网上海滩微博上反映,上海多处骑楼的廊道遭附近商家侵占,或是停车,或是堆物,途经行人频频遭遇“此路不通”。昨天,记者探访了上海三处沿街骑楼建筑。
天津路(山西中路口)
放置桌椅开饭店
刚一走到天津路山西中路口的骑楼廊道内,记者就闻到一股浓烈的油腻味。原来,此处得天独厚的廊道空间被附近一家弄堂小吃店“相中”,“开发”成自家的店堂。由于每天都有大量食客在此用餐,久而久之,周围的墙壁和地面都变得油腻腻、脏兮兮。
墙壁上贴着一张菜单,上面罗列着各式面条和盖浇饭的种类,廊道内放置着四张折叠桌和一些塑料凳,由于不到饭点,这里还有些冷清。“良民挑疵”说,到了中午和晚上,六七张桌子旁坐满了食客,店主干脆在墙边再搭出一张工作台,将盛满浇头的餐盆放在上面。行人途经此处既要小心滑腻的地面,又要忍受油烟味,不堪其扰。
苗圃路(定水路至栖山路)
门前圈地扩经营
经过一番探访,记者得知苗圃路东侧的这排骑楼式店铺是“维多利亚华庭”小区建设的商用裙房,粗略统计,各式商铺总共有二三十家。廊道近2米宽,原本是附近居民休闲逛街的好去处,但由于近年来商户们争相“圈地”,这里的骑楼廊道已经形同虚设,雨天里行人也根本无法在其中穿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充分利用门前空间,商户们动起脑筋。他们依托廊柱,用各式简易板材搭起一堵堵“墙”,将门前纳为自家“领土”,放置小吃车、儿童投币摇椅等设施。
“城管来了,我们就把东西收进去。他们走了,再放出来。”一位小吃店老板娘告诉记者,这种“游击战”式的方法基本奏效。
红松路(虹井路至金汇路)
廊道化身停车场
闵行区红松路300米长的道路两边都是骑楼式商业街,各式店铺在此安营扎寨,整齐划一,十分美观,平日也颇有人气。然而沿着廊道一路步行,记者却很快遇见了“拦路虎”,走近一看,是七八辆停放在此的助动车和自行车,行至此处的市民不得不冒雨向外绕道。向周围店员打听后,记者得知这些非机动车大多是附近商铺员工停放的。
事实上,红松路两边的人行道有近5米宽,因为空间充裕,地上已专门画出了一片非机动车免费停放区域。然而商铺员工贪图方便,习惯将车停在店门口,认为这样安全,却忽视了廊道乃通行空间,并非店家的私人停车场。本报记者 曹文清 通讯员 张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