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2013年06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来这里是我的荣幸”
——访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汤姆·霍伯
张艺
■汤姆·霍伯图TP
  昨天下午,当记者赶到银星皇冠假日酒店时,汤姆·霍伯已到了。走入采访室,只见一个穿着淡蓝色牛仔衬衣、米色长裤的瘦高个正文静地微笑着坐在沙发上,脸上丝毫不见疲态。凭借《国王的演讲》拿到一座小金人,又因为影片《悲惨世界》被中国观众所熟知,汤姆·霍伯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我的荣幸。” 

  与欧洲三大电影节相比,上海国际电影节还很年轻。说起为何愿意来做评委会主席,霍伯说:“是电影节联系的我,此前我从没担任过评委会主席,我觉得这很有趣,能来这里是我的荣幸。”霍伯对上海的印象很好,他知道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电影曾经的繁荣之地。他认为,如今中国电影发展红火,市场越来越大,充满了活力,“现在英国艺术电影环境不好,我小时候去影院还很容易看到艺术电影,现在都被商业电影占据了,也很少看到中国电影。我希望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看到更多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人交流。” 

  说起上海国际电影节,霍伯说自己最为感动的是它的开放性,“上海国际电影节能帮助一些非商业电影,让电影人和观众互动交流。它还开设了亚洲新人奖,让年轻的电影人有机会崭露头角,这是很好的事。”霍伯并不介意上影节的年轻,“这是必经之路,我相信上影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报记者  张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博物巡览
   第B04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06版:拍卖专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08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0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60米“亚洲第一红毯”铺开
“视帝”“视后”花开二度
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成立
今晚电视
古装剧昨成大赢家
“能来这里是我的荣幸”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2“能来这里是我的荣幸” 2013-06-15 2 2013年06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