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动车载客上路
读者王先生反映,双休日他到轨交3号线金沙江路站2号出入口接朋友,发现许多头戴头盔、骑着助动车的人守候在站外。“现在不少助动车竟也做起了‘摩的’生意!”
昨天下午,记者在该站站外看到,果然有好几辆助动车守候在旁。有乘客出站,这些人马上一拥而上,嘴里吆五喝六:“到哪里去,上车吧!”记者观察到:这些助动车都是超标车,没生意时,几个人三三两两停在站外佯装等人,等到乘客出现,这些助动车立马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隔离带成“根据地”
有的轨交站外“黑摩的”云集,还自发形成了停车“根据地”。
昨天,记者在轨交2号线娄山关路站4号出入口外看到,不远处有一处用来隔离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路肩,路肩约80厘米。经常在此乘坐轨交的朱小姐说,每到双休日或晚上,一段几十米长的路肩上就停满了许多“黑摩的”,望过去就像一支“骑兵队”。记者看到,这些摩托车停在隔离带上(见图 陈浩摄),眼睛紧盯着轨交出入口,看见有乘客出来,马上冲下路肩,穿过非机动车道,在出入口外围追堵截。
不熄火占据车道
还有读者反映,轨交2号线北新泾站出入口,经常有多辆摩托车停在机动车道上。
昨天傍晚,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动车道上果然停了好几辆摩托车,驾驶员们站在车旁,足足占据了一条车道。这些车赖在机动车道上既不走也不熄火,一是在等候出站的乘客,便于拉客,二是为能随时逃避交警执法。
读者呼吁,“黑摩的”不断变换手法“上路”,给城市交通安全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虽然有关部门不断整治,但一些人总不死心,伺机载客。读者呼吁,对于“黑车”,广大市民也应自觉抵制。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