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佬:银行应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
朱晓明说得毫不客气:“银行当然希望非金融慢一点!在这个年代为什么马云会变得神奇,是因为他重视大数据。我们传统的银行业也有大数据,有些做得非常好,但有些却白白浪费了!”
对此,交通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侯维栋针对性地表示,“作为银行我们也有优势,那就是有丰富的产品和经验,有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这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他认为金融互联网不等于互联网金融。尽管目前许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分流率超过70%、银行客户已越来越依赖于电子渠道,但互联网行业还不能从根本上撼动商业银行的地位。
实际上,传统金融机构正在越来越重视互联网,网上买纸黄金、贵金属早已不新鲜。就在前天沪上刚落幕的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连Visa也宣布要和专帮外国客“海淘”的美国电商网站comGateway合作,将联合推出一款新的移动应用,以满足喜爱跨境网购的中国持卡人用手机随时随地轻松海淘。“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是给银行传统业务‘补不足’,同时互联网热爱创新的基因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创新动力,银行未来应当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侯维栋说。
监管部门:直面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的非现金支付交易量为370万亿人民币,非金融机构仅仅是3.3万亿,前者是后者的110倍;从交易笔数来讲,第三方交易机构已经达到银行机构的64%,这说明第三方机构提供的都是小金额交易、频繁支付。同时,在中国经过批准的第三方支付的机构已经有200多家,年底将达到260家左右,整体数量还在逐步增加。
“第三方机构做的,其实是过去银行不愿意做的业务,或者是银行没有更多精力去从事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先对“跨界金融”表示了认可。但他也在会明确表示:“对第三方机构的态度,我们鼓励创新和发展。但是客户的资金、客户的信息等等这方面的安全,我们将采取严厉的监管措施来保护。”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也强调,因为互联网具有延伸性和快捷性,如今在网上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地快速转账也并不难,所以从银监会角度讲,会更重视消费者保护。
对此,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季小杰进一步提醒,互联网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大数据,云服务时代数据共享和数据开放是大趋势,很多互联网的企业会把一些敏感的数据放在云端,这无疑给信息安全包括资金安全带来更大的挑战。从近期的案件分析来看,犯罪分子都想到了把目光更多放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上,所以建议还是要以金融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直面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风险。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