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前段时间《甄嬛传》等清宫戏热播,在观众中引发了一阵复古热,戏中“小主”们使用的各种香料为人津津乐道。同时,在民间,一股沉香收藏热也逐渐兴起。近日,记者在高桥老街上看到,火爆的民间需求催生了一种新行当——香艺师。专业香艺师的出现不但将香文化推广到寻常百姓家,也让一些假冒的沉香“李鬼”无处藏身。
香艺培训识香用香
记者来到高桥老街,一栋古色古香的清代老宅里,几名学员正端坐着,认真听课,面前摆放着各种香料、器具与设备,今天上的是辨香课。
“这些沉香看上去都是褐色粉末,气味却大不同,能闻出酸甜苦辣。”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磊是当天的主讲老师,他说,由于香水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冲击,香文化在中国一度湮灭,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回归,香文化再次受到追捧。被誉为“诸香之王”的棋楠1克的价格可达1万元。
陈磊介绍,目前香艺师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初级香艺师要会“识香”——认识香品的名称、产地、味道;“辨香”——分辨香品的真伪等。中级香艺师则需掌握“用香”,包括用香的时间、姿势、步伐、香炉和香品放置、礼仪等;“合香”,将相得益彰的不同香品组合,产生更美的香味等。高级香艺师则要求看到一块沉香,就能说出这块沉香的产地,知道它是长在山上还是山下,沉香树倒伏后,是埋在土里还是浸泡在水中,它的香味如何,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等。
现在,这里每个月都有这样的培训,每月的第一个周末还免费向公众开设讲座。
焚香品茗放松身心
一名“80后”学员唐先生表示,自己是特地从深圳慕名而来的。在生物制药公司工作的他,一来工作需要了解香的制作过程,二来自己也对香文化有兴趣,工作之余和朋友焚香品茗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好方法。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香艺师还需要亲自动手,DIY制作不含任何化学用料的正宗香料。记者在一间“小作坊”里看到,香艺师先将木屑研磨成香粉,香粉的主要原料是粉碎的柏木屑,再往柏木屑中添加沉香、檀香、玫瑰等相关需要的花香料。再经过搓香、淋香、榨香三种工艺,制作出不含化学原料的正宗香。
“在我国民间有一个习惯,凡有客人上门拜访,先上一杯茶,以示欢迎。但在古代,以茶会友先要焚香,净化环境,随后再煮茶,闻茶香,燻目,品茶。”陈磊介绍,在一间专门的闻香阁里,悠悠的香气沁人心脾,“未来,除了书房外,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有间专门的闻香室,让人们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能享受一片清净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