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德国中部的埃森纳赫是个充满音乐与艺术的地方,中世纪的吟唱者会在这里弹奏竖琴,整个城市就如同琴声般优雅闲适。巴赫就出生在这样一座城市,虽然原来的房子已经荡然无存,现有的“巴赫故居”实际上是巴赫父亲的故居,但在这里我还是“找到”了巴赫。
这座城市赋予巴赫童年,给予他音乐之魂,巴赫故居给我的感觉就是明媚与沉稳,而我从音乐中认识的巴赫也有着这两种既互补又协调的性格。
兴之所至,我便提起画笔,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一刻感受到的“巴赫”留下。此时如《勃兰登堡协奏曲》般,时而犹如柔板,悠缓仿佛不愿打破一室宁静;时而又像快板,轻快得如同孩子无忧无虑的嬉戏;时而又转为行板,深沉似是长者平静地讲述着一生的波澜。以跳跃的黄绿为基调,亮白与砖红点缀上一些平缓,我似是在看,却更像是在听,每一次着笔都像画下一个音符,让我梦幻般随画波动起来。
巴赫的童年没有充满快乐,父母早逝的辛酸却未让他的音乐变得忧伤,反而充满活力,我希望我的“巴赫”故居探访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