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宁波三江口中信国际大厦的顶层咖啡馆里,也许是近子夜,咖啡馆里只留下我一人,俯瞰甬城,灯火点点,甬江、姚江、奉化江波光粼粼,古老而熟悉的灵桥就在我的眼下。服务生料我是归乡客,很有耐心,还特意为我放起了轻音乐,什么曲子我不知道,但那幽幽的曲调勾起了我浓浓的思乡情绪。
巧得很,参与中信国际大厦设计与建设的是我的一位忘年交朋友、建筑师张乾源先生;而眼皮底下灵桥的捐资者与建造者正是张乾源的父亲张继光。现代化的中信国际大厦像一个巍峨的儿子,依偎在饱经沧桑的灵桥老父身边。中信国际大厦是宁波第一高楼;而灵桥则是宁波的第一古桥,晚清在沪的甬商们仿外滩的外白渡桥建造。古今两大建筑交相辉映,成了宁波江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难怪宁波人骄傲地说:“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厦。”张继光是我国近代城市建筑的奠基人,1901年他创办了上海协盛营造厂,他所主持的著名建筑有:法国东方汇理银行(今外滩中山东一路29号)、大清银行、中国实业银行、中国联合银行、中国盐业银行、申新纺织九厂、福新面粉厂、兴国路太古铜皮屋顶(现兴国宾馆一号楼)及众多沪上花园别墅……
子承父业。张乾源1951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建筑工程系。从新中国成立起,他一直奔走在建筑工地,参与了我国许多著名建筑的设计与建设:北京苏联展览馆、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上海联谊大厦、龙柏饭店、花园饭店、波特曼大酒店、上海商城、锦江乐园、建国宾馆、东方明珠电视塔、《新民晚报》老大楼、宝钢、曹杨新村、彭浦小区……
我多次与张乾源先生坐在星巴克咖啡馆聊天,老人健谈,乡音沁人心脾。在他八十大寿那年,他完成了七十万字的大著《建筑综合论——我的建筑生涯六十年》,我国两位建筑理论界的权威张钦楠、郑时龄都给了张乾源的这本巨著很高的评价。此书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收藏。在《香港宁波精英成功之道》一书中,他与包玉刚、邵逸夫、范徐丽泰、董建华等名列其中。
张乾源先生知识渊博,业务精湛,但在我的心目中他的人品尤为高尚,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魅力。他的建筑设计曾获得过多项国家大奖。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胡耀邦、谷牧等赞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被国务院选派去欧洲考察并作访问学者,当时任副总理的谷牧只特批经费1500美元,一年后,张乾源考察讲学归来,不仅如数归还国家1500美元,还多交了600美元。谷牧在他的归国报告上批示:“成绩很大,为国争光。”1955年,他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第二年,他设计彭浦工业小区连续修改了9次方案,为国家节省了500亩土地,受到市领导的表扬,当年的上海《青年报》在头版发表了《向张乾源学习》的社论,出版社专为他出版了《第九个方案》的连环画,发行量高达200万册,轰动沪上。他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劳动模范,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上,朱德元帅鼓励他说:“你很不容易,祖国的未来靠你们,你要做新时代的工程师,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晚年的张乾源为培养青年建筑才俊,设立了张乾源建筑综合论研究生教育基金,并多方募集资金成立了宁波同乡教育基金会。两年前,我就想写写张继光、张乾源父子,可惜写了一半,惊闻张老因病不幸去世,哀戚之余,以此表达我深深的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