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里的家庭音乐比赛场上做评委,见每个评委席上放着瓶矿泉水。这晶莹透亮的瓶装物,是热闹场合频频露面的老面孔了,但在史上罕见的桑拿天里,它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主人的体贴与细心。
右侧的邻座是位大忙人,当灯光暗淡下来,节目即将开演时她才匆匆驾到,来不及抹汗,摸出挎包里的小号瓶装水,先咕嘟咕嘟灌了几口。那是喝剩的瓶装水,与桌上的同一个牌子,只是个头矮了些,显得精巧可爱。这种小号瓶,让喝水人有了选择,因着它更加便于携带,减少了喝剩与浪费,我是比较喜欢的。眼前这小号瓶子的主人,看模样大老远赶来,心急火燎一定是口渴了,节目又将要开演,却放着面前顺手取用的水不喝,找出那舍不得丢弃的小瓶子来。不经意的一个细节,令我对素不相识的邻座生出了几分好感。
这种好感,大约是种惺惺相惜吧,这样的例子经常有。记得过去在外省工作时,单位里有位高干子弟,整天一副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样子,让人很容易将其与纨绔子弟联系起来。有一次,在露天公用盥洗台边,听见他的大嗓门在骂娘,原来是不知哪位没关上龙头,让自来水哗哗地白流了半天。因为此事,我对这位老兄的印象竟有了改变,心想人家到底是根红苗正,有素质。
惜水节水意识的养成,得益于小学的班主任老师。那时候在校园我们喝自来水龙头里的沙滤水,老师说自来水不是自己会来的,要经过一道道工序才能生产出来,离不开工人叔叔的辛勤与汗水。儿时接受的东西,往往能陪伴人的一辈子。随着年岁增长,还知道我们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度,其实如果按照人口计算,淡水资源还是属于贫乏的呢。我们不一定动辄拿生活细节与国计民生联系起来,不过,节俭地完整地消费资源,应该成为我们自觉养成的习惯。一滴水能够照见太阳,这太阳可以是现代人的教养。
邻座女孩给人的好感,便是那一滴水的美丽折射。
说惺惺相惜,其实对我来说,是带有些溢美的。当瓶装水喝不完,因着那瓶装物的晶莹可爱,便不舍得丢弃,习惯地带回到座驾上。今夏出奇的热,走到哪里都免不了带回个剩水晃荡的瓶子,于是越积越多,开车途中变换着口味也喝不完。几天前,有朋友在蒸笼般的车厢里,发现了我那一堆宝贝,哈哈大笑,拿着个膨胀变形的塑料瓶子警告说,像这样在高温里长时间“烘烤”过的水,已经不能喝了,知道吗?!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由于我的珍惜,仅仅处于意识形态,结果还是浪费了。携带瓶装水的邻座,却用良好的习惯,把想法落到了实处。由此想到,意识的价值,只有通过行动才能体现出来。其实,由于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都是光说不练,光想不做,大家彼此彼此,习以为常,因此,我们的生活,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总是不如我们愿望中的那么美好。“中国式过马路”顽症难以根治,并不代表人们不知道交通规则;排队加“塞”,并不以为是心安理得的事;垃圾随手扔,并非不知道这是坏毛病……最能证明这些判断的,是带有这类坏毛病的人,常常会像模像样地批评指摘这类坏毛病。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在于缺乏自觉自省,明知故犯,放任自流,日久成习。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也能够折射遮蔽太阳的乌云。这“乌云”就是素质的瑕疵。这种瑕疵,也可以由不良习惯养成,较之人的主流,往往被忽略不计。然而,瑕疵的泛滥,导致的结果却是难以忽略不计的了。
莫因善小而不为。让精神体现于细微处,养成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的习惯,我们可以变得文明、优雅,活得更加理性、高尚,而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世界,也因此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