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售斩获颇多
按照以色列权威部门发布的数据,在以色列军工业取得的销售业绩中,亚洲市场贡献了一半的份额,累计销售额达到37亿美元,其中,仅印度就放出约16亿美元的买卖,韩国、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甚至越南都是以色列军火公司的“座上宾”。相对于亚洲市场的丰收,以色列军品的欧洲市场就显得有些“复杂”,由于欧洲盛行补偿贸易,使许多交易的利润率下降。
从销售产品上分析,以色列的导弹和无人机系统最受欢迎,它们在以色列武器出口中约占40%的份额。专家透露,以色列谙熟“饥饿销售”之道,他们先通过相对低价兜售早期型巴拉克-1舰空导弹给印度,令其武器火控系统“以色列化”,当印度海军希望发展性能更好的防空舰艇时,就必须继续寻求以色列的合作,否则无法达成体系作战的目的。据悉,尽管印度海军大呼巴拉克导弹系统“有点贵”(一套导弹系统的价格几乎超过军舰造价的五分之一),但仍然不得不购买。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依托与阿拉伯世界的长期冲突,将其武器包装成“经得起战火考验的精品”,用进行中的战争为军品“打广告”。
军队改革提速
由于以色列国内市场狭小,不足以维持产品规模生产的合理成本,因此该国75%的产品要向国外出口。以色列国防部在加紧出口许可监管的同时,也在不断解密自主技术,以便推动出口,降低成本。另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报道,得益于丰沛的军售资金支持,以军新一轮重组改革进展较为顺利,以空军一批仍使用老式军机的中队确定解散,以便增加配备先进战机的部队。此外,以色列陆军中的一些预备役部队也被解散,由此省下的资金将用于强化现役部队。以军还将大幅削减文职岗位,节约人力成本。一名以色列高级军官称:“经过一系列重组和调整,被削减军费的以军反而能进一步提升战斗力。”
2000年后,以军官兵接受了大量反恐训练,并在与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的交战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时至2005年,以军自觉已转变为“高效反恐机器”。然而,在2006年与真主党武装的作战中,以军表现得颇为狼狈。以军高层事后得出结论:以军之前太过于注重打反恐战,从而丢失了许多常规战技巧。而且近期有以色列军事专家表示:“‘阿拉伯之春’运动可能让以色列遭遇更严峻的军事威胁,以军必须尽快提升常规战能力。”因此,以军接下来要做的是:同时强化官兵反恐和打常规战的能力。 黄山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