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即将发布重磅消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取得重大突破:需求金字塔的地基找到了!那就是WiFi!
研究人员表示,过去3年里,他们跟踪和分析了一群20岁到35岁的城市年轻人的行为模式,结果发现,WiFi比马斯洛理论中最底层的生理需求,如吃、穿、住,更重要。
以外出就餐为例。研究人员让同一名年轻人A先后到两家餐厅吃饭,两家的食物品质、环境氛围一模一样,唯一的差别是后一家店有WiFi。前一顿饭,A君吃得一脸严肃,味同嚼蜡。而后一顿饭,A君左手手机,右手动筷,时而皱眉沉思,时而笑意盈盈,胃口大开。
不过,让研究人员疑惑的是,当一个人变成一群人时,情况发生了逆转。在没有WiFi的餐厅里,大家畅叙旧情,气氛融洽。当得知WiFi密码后,所有人都停止交谈,立即掏出手机,饿着肚子对着佳肴一通猛拍,节奏高度一致,完全忽视了身边失散多年的老友。
很快,研究人员就明白了原因。通过WiFi将所拍的吃喝玩乐的照片放上网与朋友分享,其实是一种自我表达,人们期望通过网络社交得到外界的关注,展现自身价值,从中获得“光环”效应。同时,也在试图通过互相关注来维系感情,增进友情。这不就是马斯洛需求论的第三层——情感和归属需求吗?
据此,研究人员大胆提出设想,可能任何层次需求的外面,都会有WiFi需求的存在。果然,他们把这群人带到国外旅游,发现一旦离开了酒店,这些人的安全感就迅速降低,拿着手机到处寻找有WiFi信号的饭店、商场,一旦看到手机左上角出现了一把“小伞”就不肯离开,要么对着屏幕傻笑,要么对着手机“屁股”叽叽呱呱说个没完。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研究人员还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回答“如果现在有两间房间:一间只有WiFi的房间和一间只有男/女神的房间,选择哪间”这一问题时,大家纷纷表示:笨啊!去WiFi房间,等着男神过来蹭WiFi!还有人忧伤地说:男神看到是我后,就起身去有WiFi的房间了。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