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这个词近些年比较流行,之所以流行就在于人们日益感觉到共识的重要,没有共识,不用说社会发展,即使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对话都很费劲。最近两位警察的行为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清晰的视频面前,人人都认定是不作为,可他们的主管部门却非说是反应慢。如此简单的事情还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可见,共识之不易。
那些曾经布满大街小巷、城镇乡村的邮筒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代之而起的,除了网络信箱,就是快递。如今快递是个很抢手的行业,不但快递公司经营这个行当,就是邮局,好像也以此为正业了。但我最怕与快递员通电话,因为互相基本没有共识。每次电话都是:
“喂,你家里怎么没人啊,我都敲了半天门啦!”照他的意思看,家里没人是个很反常的事情。
“你怎么事先不打电话啊?谁的家里总有人呀?” 我回答。
“你这不是住家吗?住家为什么没人?”其实,住家恰恰才经常没人,而单位在上班时间却都有人在。不知怎么,他的认识正相反。
如果仅仅为了节省电话费才不打电话预约,可白跑一趟,浪费不是更大吗?我每次在心里都暗自纳闷。他们总不至于认为在家里接快递的人都是些退休人员吧,可当今退休的男女有多少人在家闲着呢。
假如在饭馆吃饭遇见没有共识的人,那你就难以下咽了。我多次在饭馆吃饭时碰上菜肴有问题,但问答却是这样的:
“这盘肉是臭的。”
“我拿去问问厨师长。”
“厨师长怎么说?”
“厨师长说了,这肉就这味儿。”
话说到这份儿上,就无法再理论了,因为中国菜确实有以臭为美的,饭馆如果硬说这道菜主推臭肉,我也无话可说。
公共是个什么概念,至今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明白,以为公共的东西就是公家、单位、管理部门的,与己无关。从前有这样的认识在所难免,因为那时凡是叫公共的确实都与个人毫不沾边,但现在不同了,什么都讲公摊,连电梯和绿地都与每家业主相关。可很多人还是习惯思维,一旦占据公用面积、公共绿地,仍然认为别人管不着,要管也该由物业来管。如果撞上这样的邻居,只能自认倒霉。他们永远以为你对公共负责不是在为社会做好事,就是在那里管闲事。
公共社会里共识最重要,不然,出门就生气。你看见有人占据老幼病残孕专座,认为是羞耻,可别人还觉得不坐白不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