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做到好玩,真难!
上个月,看了本颇好玩的书,文字洒脱,市井语写在纸上,不累赘,不刺眼。为避广告嫌疑,书名就不说了。可这两天,见到了关于这本书的恶评。兜来兜去,书评无非一句话:不像小说,不像散文。
小说该什么样,散文该什么样,谁能说清楚?汪曾祺名作《异秉》,读下来第一反应:文章还能这么写?王树增写《长征》,写到领袖人物大口吃肉,还把醋和酱油抹在西瓜上吃,这有所谓的“套路”吗?
也是这两个月,一部蛮有名的美剧,开始了新的一季。相比前几季,新一季主角争斗风云变幻,人物亦正亦邪,颇有看点,个人认为“非常好玩”。想不到网上一篇典型的剧评,说“变化太大,不像(这部美剧)了”。
电视剧应该怎么拍,那是编剧和导演的事,而且说实话,系列电视剧更需要突破,更要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像与不像,这是个人的主观认识。自己把自己框住了,看他人,自然种种不顺眼。
如今这个社会,做到“不讨厌”,已是不容易。要做好“好玩”,真难!比如,看现在恒大队踢球的状态,我真想当一回标题党,写一篇好玩的《恒大有可能战胜拜仁》,为恒大存在的10%的胜率,为久陷低谷的中国足球,鼓一鼓劲。然而,这么写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绝对有人会在赛后评论“盲目乐观、不懂装懂”,把可以玩一玩的事情,弄得很不好玩。足球记者大概都是这么慢慢成熟的,赛前写“凶多吉少”,才是万全之道。
我只是不明白,都说“足球是圆的”,怎么一涉及到中国足球,总是要陷入“赢球挑刺,输球哀叹”的怪圈呢?论实力,恒大当然不如拜仁,但足球总是要踢踢看的,如果战术对头,到80分钟时最多落后一球,那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写着写着,就跑题了。我只是不知道,这样一篇随笔,会不会不像随笔?其实,我只是想好玩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