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囚徒》,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加拿大人,拍过令人震惊的《焦土之城》。虽然《焦土之城》不是悬疑片,但它在宗教、战争等背景下,聚焦双胞胎姐弟寻找母亲生前不为人知的秘密,悬念十足;《囚徒》尽管涉及宗教、法律、人性善恶,但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部悬疑片,一部令我们紧张、揣摩、求解的悬疑片。
就像许多悬疑片惯用的套路,《囚徒》也是从孩子失踪切入:两个六七岁的女孩安娜和乔伊,好端端地随家人欢度着感恩节,忽然之间,莫名其妙地凭空消失,疑点只有一辆露营车,一个智商如同十岁小孩的成年嫌疑人亚历克斯,他有着一个“婶婶”……这样的开头并没有不寻常之处,关键是,我们将要开始的寻求真相之路会一马平川吗?
大凡此类绑架、诱拐、失踪案,电影所呈现的不外两种方式:一是当事人,或为家人或为自己,单枪匹马,铤而走险,探寻结果;二是警探或者侦探,通过蛛丝马迹,层层推断,严丝合缝地导出结论,驱散迷雾。《囚徒》很有意思地将这两种方式糅合在一起,既有父亲凯勒为寻爱女竭尽所能,不择手段,又有警探洛基为破案子四处奔波,殚精竭虑。父亲和警探,他们都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我们想知道,他们各自究竟会以怎样的方法,将谜底昭示于天下。
严格来说,安娜的父亲凯勒,并不是理性破案,而是凭本能行事,就像《焦土之城》里有个角色所说,直觉总是正确的。凯勒是一个信教的人,他坚信父亲教会他的道理:“不管最终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有你自己能拯救自己。”扮演凯勒的是休·杰克曼。这个虔诚的信徒,凭直觉,相信弱智亚历克斯就是女儿失踪案的罪魁祸首,至少有所牵连。在对警方失去信心后,他开始自我行动:囚禁亚历克斯,运用暴力,在变得疯狂的同时,又要忏悔自身的罪孽……这是一个为了亲人无所不用其极的人,这是一个深陷在矛盾和绝望中不知所措的人。
对于洛基警探,扮演者杰克·吉伦哈尔这样说:“他有着那种质疑一切的偏执。”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警探,他的上司可以把美誉加在他的头上:“凡是派给他的案子都能侦破。”但在我看来,他不是一个聪明的警探。虽然在神父的地下室发现一具据称杀了16个小孩的尸体,脖子上悬挂着迷宫图案的垂饰,但他并未就此继续展开调查;虽然因无证据释放了亚历克斯,但并没有和上司协调好监督弱智,以致弱智被凯勒囚禁;虽然他在烛光守夜现场发现了另一名嫌疑人——失忆且迷狂的诱拐模仿者,但却让他逃脱,捕获后因不理智又导致他开枪自杀;他自以为知道凯勒从医院去哪里追寻罪犯,结果开车却跟错了方向……这是一个锲而不舍却处处碰壁的警探,这是一个陷于压力但最后还是胜出的警探。
父亲和警探,两条线索交集于“迷宫”:亚历克斯熬不过凯勒的折磨,说出:“他们把孩子放在迷宫里了。”失忆模仿者被捕后一直在画迷宫图。应该指出,他们的弱智、失忆都因服用了罪犯的迷幻药所致。我们很可能像电影中的角色一样,以为“迷宫”就是藏匿女孩的所在地。事实上,“迷宫”只是“迷宫书”,在失踪女孩乔伊获救后的一个回忆镜头里,有一本《解迷宫》的书,上面贴有纸条:“完成迷宫就能回家。”而在失忆模仿者家中,也搜寻出另一本迷宫书《寻找隐形人》,迷宫的图案被贴得到处都是。看得出,罪犯诱拐孩子,一定先让他们解迷宫图,以致弱智的亚历克斯意识里浮出“迷宫”,失忆模仿者不仅模仿迷宫书里的隐形人实施假绑架,而且不断复制、描画迷宫图。洛基警探终于在亚历克斯“婶婶”家,发现佩戴迷宫图案垂饰的男子照片,他杀了16个孩子,而他的同谋,他的继任,他的妻子,就是亚历克斯“婶婶”。迷宫从此不再迷惑,不再迷乱,不再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