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我向父母郑重宣布将带一个陌生人回家,这个人是接过他们接力棒照顾我下半生的重要人物。从这个消息确定了之后,双方都严阵以待,等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虽说此前他们已经无数次提出请求,要见见“未来女婿”,可自从我正式答应他们的要求那天起,他们就左一个担心右一个忧虑地不断向我倾诉。“女儿呀,现在他是以什么身份来呢?是未来女婿还是以朋友的名义?”老妈突然来电。“这很重要吗?”我纳闷。“那当然了。你想想,你们来了怎么安排住宿呀,”然后嘀嘀咕咕一大堆,“朋友的话就住酒店吧?女孩子应该有点修养的,住家里别人会说闲话。”“随便你们吧。”我敷衍,这么点儿小事情。“女儿,来了别忘了给姥姥带礼物呀!还有,你表弟家添了个儿子,第一次见面给孩子带点见面礼吧。”第二次电话。“他性格如何?到陌生地方习惯吗?到时家里气氛会不会不愉快呀?”第三次求救又来了。
“啊?住酒店呀,坚决不干!怎么见丈母娘搞得跟出差似的。”男友头摇得把我都晃晕了。“又去买礼物?这次是给谁呀?你一次买完成不成?” 连续三个周末,男友都被我大早上抓起来去买礼物。上上周嫂子说她生日,要什么什么牌子的化妆品,我们跑了一大圈才完成任务。上周是父母及小侄女的礼物,我们先跑了儿童世界,犹豫不决买什么,干脆都买了算了。这周是父母的礼物。特产是必须的,但还需要适合二老个性的私人礼物。逛了两个小时商场,给母亲选了一串翡翠项链。父亲的礼物要到超市的烟酒专柜。路上,男友抱怨:“为了给你爸妈买礼物,我脚都走出泡了。”
我一听大怒:“怎么,给我父母选礼物你都觉得烦呀?”
“不烦,就是有点累了。你能不能把小本子上列的东西给我看看,我帮你计划最优路线。”他开始嘲笑我一个月前就一条条列出的购物清单,“早知道去你家这么麻烦就不去了。”
我火冒三丈:“你应该带着感恩的心情去朝拜曾经生我养我的地方,怎么这种态度呢?”路上开始有人驻足看我们吵架。男友显然没料到会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小声告饶:“我带着感恩的心、朝圣的心去瞻仰你的家乡。好了吧,大小姐。”
不愉快的气氛在选礼物时得以缓解。夕阳西下,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往回走。
“回家就自自然然的,用得着带这么多礼物吗?我回家空手就回去了,父母还是很高兴。”男友又开始不识趣。“那是你爱你父母的方式,这是我爱我父母的方式。”看我声音高了八度,又有吵架的苗头,他赶紧偃旗息鼓。
“那我们什么时候回来呀?”他小心翼翼。“还没去,就想回?”我没好气。“能不能早点儿呀,回来休整一下。我还有点儿工作要赶。”显然又在找借口。
“怎么这么不情愿呀?都给你争取了住家里还不知道珍惜。” “住这么多天,怕你爸妈烦我呀。”“哼,是怕你烦我爸妈吧?去了谁还会亏待你不成?”我大为不悦。“好好,一切听你的。”显然不情不愿。
回家就这样一天一天进入倒计时。一边是父母,一边是男友,烦烦扰扰搞得我都有点儿怀疑作出“带男友回家”的决定是否明智,双方似乎都不那么热衷,就我一头热在瞎忙活,好像要把男友硬逼到我们家去,而父母那边更是紧张应对。
一次本应欢快的旅行还没出发就这样隐患重重,去了会有什么样不可控制的局面呢?我也开始有深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