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看见于老师了!”
“我今天看见姜老师了!”
孩子放学后,兴冲冲地告诉你,脸蛋笑成了一朵花。
两位老师是从中学预备班教到初二,然后她们再教其他年级,没有在初三跟下去。孩子恋恋不舍。“你会喜欢新老师的!”总是这样安慰她。
师生相处了几年,彼此都是有感情的。即使不是最顶尖的学生,老师也会看到优点而加以鼓励。孩子念小学时遇到了一个好的班主任,真正爱学生。读了中学后,她担忧再没有像莫老师那样的好老师了。初一,初二,她越来越喜欢教语文的于老师和教英语的姜老师。感情这东西就是这样由时间慢慢培养出来的。老师肯定她的进步,老师会在出国旅行后带巧克力给他们吃。孩子的感情是最纯真的,他们敏感的心会收纳老师每一点给予他们的温柔。父母的关爱习惯了,老师的关爱是惊喜。看着那舍不得扔掉的巧克力糖纸,听孩子满足地报告:“今天于老师朝我挥手!”“姜老师对我微笑!”总是很感动。压力重重的应试教育,还是留下了一些好的东西给学生。
孩子的爱,怎么不是衡量一个老师教学成功的标准呢?
参加孩子小学的毕业典礼。老师们齐唱《隐形的翅膀》,有的老师端庄着,有的老师已经泪流满面。教了5年的学生,这一别,就是某段岁月的结束。
不论身处什么时代,总有真情在人间流淌;不管规则如何严谨,也总有朴素的、热忱的、讲究真性情的人存在。我们对生活的信心由此而来。
小学四年级时,我跟着同学去郊外挖荠菜,野菜没挖到几棵,第二天,不知怎么回事,满头的虱子。班主任施老师烧了一大锅开水,弄来了药粉,在学校里给我洗头,一遍一遍,直到把小虫子全灭了。
“这就是老师!几十年以后,你还会清清楚楚地记得她对你的好。而她在付出时并没有要什么回报。”
对孩子说。很高兴她能体会师生间的温情,并视之为生活的享受与馈赠。
朋友愤愤不平地说,“你知道吗?现在的老师,孩子生病了打电话去学校请假,他们连孩子生什么病也不问的!就知道让孩子补作业!我们小时候,老师不但关心病情,还要来家里探望呢!”
“唉,老师自己也是一堆事呢!”“你看到他们开家长会时,声音都嘶哑了,上了一天的课,还在讲,你就会体谅啦!”“应考压力大,有些老师还有心理问题呢!”劝慰朋友。
“谁的压力不大!谁没有心理问题!”朋友嘀咕。
问朋友的孩子:“语数外,你喜欢哪个老师?”
男孩子想了想说,答:“一个也不喜欢!”
呵,呵。能够发现喜欢,找到喜欢,是一种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