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西南的琐事尘语~~~
西南的琐事尘语~~~
西南的琐事尘语~~~
西南的琐事尘语~~~
西南的琐事尘语~~~
西南的琐事尘语~~~
西南的琐事尘语~~~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南的琐事尘语
幸福的人才能画出如此风景
洁尘
  ◆ 洁尘

  前段时间,朋友西门媚在微博上贴了一幅杜泳樵先生的油画,她说,“写稿子正写到杜泳樵,这位最好地表达了川西风物的画家。比如这张,春雨初歇的春天,多像我们熟悉的景致。”这幅画很是触动我,我回复西门媚说,“这幅画,闻得到雨气。”

  四川美院油画教授杜泳樵先生是2007年去世的,享年73岁。那年5月,杜先生已经被确认为癌症末期,时日不多了。他当时有个心愿,想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画展。各方人士一起行动,很快就在四川美术馆举办了“杜泳樵油画、水彩艺术回顾展”。画展上展出了杜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2006年期间的七十多幅油画、水彩作品。杜先生穿着病员服坐着轮椅出席了开幕式,他那些已经名满画坛的著名弟子们如何多苓、罗中立、张晓刚、周春芽、高小华、秦明都赶到了现场,为恩师捧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也是跟恩师作个告别。

  那个画展的艺术分量和情感分量都非常的厚重,在这里,中国美术界近年来无处不在弥漫着的、或多或少都有的商业气息,在这个画展上完全被排除在外,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纯粹的画展。那群出自四川美院的大腕弟子们,谈到杜先生,都饱含深情十分动容。跟一般怀想师生之谊的谈话内容还不太一样的是,他们除了赞美杜先生的人品之外,谈到杜先生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欣赏。何多苓说,当年他进四川美院时第一次看到杜先生的油画,十分震惊,“我对油画的所有想象都在杜老师的画中看到了!杜老师的画从五十年代到现在,都非常成熟。”

  我第一次看到杜泳樵先生的作品,就是因为这个画展。刚刚接触到这位大师的杰作,他就离世了。因为我个人的艺术爱好以及有很多的艺术家朋友,平日里,我的视野并不算特别狭窄,但之前真没有接触过杜泳樵先生的作品;从一个角度来说,也说明了杜先生与当下主流绘画市场的疏离。这是被动的疏离(没有机构操作),但很可能也是主动的疏离,也许他认为偏居一隅、纯粹享受绘画的乐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看杜泳樵先生的生平经历,知道他挺坎坷的。他们那代人经历了太多的东西,似乎跟幸福这个概念离得很远。但,一个人是否觉得幸福,这件事真不能仅从社会和历史这些大的角度来说。人之砒霜,我之蜜糖,每个人对境遇以及心境的反应和感受是不一样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寂寞低落的杜泳樵,徘徊在川西乡间,该有多少郁闷愁苦的情绪流向他的笔端啊?!但你看他的这些画,那么恬静、美好、超脱,带有一种永恒的气息。他画画的时候,应该是幸福的,幸福的人才能画出这样的风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新视界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专访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万象/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 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少年骑行记下篇
多拉快跑
爱的职业
自律
罗腾堡风光
无题(333)
幸福的人才能画出如此风景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B05幸福的人才能画出如此风景 2013-12-29 2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