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多桃树。小时候,家门前就有一棵桃树。到了桃子成熟的季节,桃树下总是围着几个馋嘴的小孩子。吃完的桃核随便往草地里一扔,来年春天,一棵小桃树便从草地里冒出来,露出生机勃勃的模样。桃树,也许是一种太容易存活的果树。
见惯了桃树。见惯了桃树开花,也见惯了桃树结出青青的果子。但对于桃树树干上分泌出来的,结成一块块的琥珀色、咖啡色乃至白色的凝结物,却不甚了解。我甚至一直不知道这凝结物有名字。
小时候,总会和邻居家的小女孩一起,仰着脖子,看第一个桃子什么时候红。对于桃树树干上,伸手便可触摸的树脂,我们也曾好奇地采摘下来,放在手里把玩。我喜欢把透明的树脂一点点捏碎,有大胆的孩子则放进嘴巴里品尝。他故意笑着对大伙说:“味道不错呢,滑溜溜的,像银耳和果冻。不信的话,你们也尝尝!”但几乎没人敢尝试。
二十多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在一个开农产品淘宝店的女子的微博里,看到了关于桃胶的图片和信息——桃胶是蔷薇科植物桃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每年夏秋采收。婆婆和村里的妇女们清晨进山,到午时顶着烈日回家抓紧时间洗晒。桃胶不日上架,请关注。
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个被我们村里人弃之如敝履的东西,在别的村却被视为宝贝。
我也才知道,原来,桃树分泌出来的树脂叫桃胶,是可以拿来实用的,尤其是做羹和甜品。桃胶有美容皮肤,清热去火和滋阴润肺的作用。《唐本草》说桃胶:“味甘苦,平,无毒。”《本经逢原》里记载:“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唐代诗人李贺曾有诗曰:“桃胶迎夏香琥珀,自课越佣能种瓜。”
而我,还是想说,桃胶本是桃树泪。从外表看,桃胶有着泪滴一样的颜色,晶莹剔透地粘在桃树上;从品质上看,这滴泪凝成的固体,本就是桃树的树脂。
也许,桃树在某个夜晚,感觉到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凄凉,感慨自己的命运,偷偷哭泣。到了第二天,桃树树干上便凝结了这晶莹剔透的一颗颗桃胶,诉说着桃树的心声,只有懂的人才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