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金蛇,迎来祥马。今岁适逢“甲午”之年,笔者胡撰了几则与“甲午”有关的应时糗谜。一条是成语谜,直接以“甲午”为面,打“一马当先”。此谜以地支“午”与生肖“马”相扣,再以天干之首“甲”去扣“当先”。还有一条:“今春马年流行语”,打国产经典影片一,谜底为:《甲午风云》(注:今春马年,扣“甲午”;风,风行;云,说话)。另外一条是“甲午来到”,打宋代写《文献通考》的史学家“马端临”(注:“马”扣“午”;“端”扣“甲”;“来到”扣“临”)。
题面上有“马”字的灯谜很多,有人用京剧《武家坡》里老生的脍炙人口的唱词“一马离了西凉界”为面,打京剧名《薛刚反唐》。原来老生扮的角色为薛平贵,他刚从西凉国返回唐朝来探望妻子王宝钏,谜底中的“反”字,古汉语中通“返”,故扣。还有人用歌词“马儿哎,你慢些走来慢些跑”为谜面,打金融名词“央行减息”(注:应读作“央行减/息”,别解为“央求马儿行速减下,歇息一会”)。还见有人用民间传说中的“泥马渡康王”为谜面,打歌星“赵又廷”,故事是说南宋高宗,当年还是康王的赵构靠泥马驮他渡过了黄河,后至临安建立南宋,致使赵宋又有一小朝廷,故扣“赵又廷”。有的则干脆用成语为题,如“走马观花”打已故散文大家“张中行”,张,在此作“看”解。至于比较雅致的,是用唐诗作面者,如以岑参的名句“马上相逢无纸笔”打语文工具书《难字表》(注:别解为“难以用文字表达”)、韩愈的名句“雪拥蓝关马不前”打菜肴“冻蹄”等。面虽雅驯,但底材通俗,加上扣合自然,有雅俗互补之趣。
答案中藏有“马”字的灯谜,蕴含谐趣的也不少。例如“祝英台抗婚”打俄国政治用语“杜马”(注:杜,拒绝;马,太守之子马文才)、“一等战功”打服装“汗马甲”(注:汗马功劳甲等)、“车裂”打世界名画“马拉之死”(注:车裂,古代酷刑,俗称“五马分尸”)、“唐僧坐骑非下驷”打制药企业“马应龙”(注:此马应为“小白龙”所变,见《西游记》)、“《资本论》专家”打中国著名语法书《马氏文通》(注:马氏文,马克思文章;通,精通)、“闪婚”打京剧《马上缘》等,均为各具巧思之作。
拴有“马”字的带格灯谜,在下偏爱对偶类的,例如俨然是雏型对联(灯谜只是要求平仄相对,谜面末字则不限仄声)的“遥对格”(又名“锦屏格”、“鸳鸯格”)和“求凰格”。前者,如:“申城人”(遥对格,打《水浒传》诨号一),谜底:“丑郡马”。按格法,以“申”对“丑”(地支相对,平对仄)、“城”对“郡”(地方建制相对,平对仄)、“人”对“马”(名词相对,平对仄)。后者,如:“恩师”(求凰格,打外国大提琴家一),谜底:“马友友”。按格法,以“恩”对“马”、“师”对“友”,前二字皆平声对仄声,末字“友”则为表示成双作对之意的“附加字”。此谜好在以外国名人的简称(如恩格斯之“恩”、马克思之“马”)相对,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有推陈出新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