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西方国家,他们对孩子的性教育从四五岁就开始启蒙了。在一生中,这样的两性关系教育、恋爱教育、婚姻教育,会一直延伸到布置婚房、婚庆礼仪乃至婚后生活的协调等方面,但我们的婚恋教育仍几乎处于空白。”王裕如教授说,婚恋教育是两性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无论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还是家庭教育体系,不要说婚恋教育,连必须的两性教育也常常处于可有可无,或哪个学校哪个老师重视就讲讲,不重视就不讲不教不学的状况。
“其实,从孩子有了性别意识开始,就应当介入两性教育以及爱情教育的话题,让孩子明白男人和女人要承担的不同社会责任。”王教授说,男子汉的重任、女人的家庭角色定位等,都需要正确地“灌输”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讲深讲透,那么,他们在处理未来的婚恋关系时,才会不至于懵懵懂懂甚至走上了岔路。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