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区别对待~~~
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区别对待~~~
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区别对待~~~
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区别对待~~~
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区别对待~~~
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区别对待~~~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区别对待
《大师》不进行收视考核
俞亮鑫
■ 《大师》DVD热卖图TP
  本报讯 (首席记者 俞亮鑫)上海“新文广”揭牌成立标志着新一轮改革的扬帆起航。记者昨天获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的精品栏目《大师》,已成为上海首个不进行收视率考核的电视节目。

  《大师》八年来先后拍摄了80多位近现代大师160多集,其中有:马相伯、马寅初、蔡元培、陈寅恪、黄炎培、竺可桢、老舍、华罗庚、童第周、邓稼先、丰子恺、陶行知、傅雷、黄佐临、赵超构等。据纪实频道总监干超介绍,选择《大师》取消对它的收视率考核,是因为这一节目代表着纪录片人的价值追求,标志着纪录片的专业品质,提升了观众的欣赏品位,并赢得了社会的美誉。《大师》制片人王韧告诉记者,由于《大师》颇受欢迎,不少家长把它作为送给孩子的礼物,有的学校甚至把《大师》作为课堂教材以激励学生。不仅央视、凤凰卫视和一些卫视都先后播放《大师》,全套《大师》DVD160元被黄牛贩卖至260元,连盗版市场也出现过《大师》。有位中学语文老师深感大师们的人文精神、人生追求对学生们大有益处,虽然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分秒必争,但他依然在课堂上先后放了近40集,让学生们受到震撼,精神奋发。结果,这个班级的高考语文成绩全线上升。

  《大师》率先被取消收视率考核,这在流行唯收视率的荧屏竞争中具有标杆意义和警醒作用。由于恶拼收视现象随处可见,全国荧屏庸俗、低俗、媚俗的节目已屡见不鲜,有关部门“禁令”频发,一些像《大师》这样具有社会效益和精神营养的好节目反而在收视考核中变得步履艰难,不少电视人甚至发出了“收视率是万恶之源”的呼声。业内人士认为,《大师》被取消收视考核,似一股清风,像一面旗帜,产生了文化引领作用。但希望《大师》不是个案,而希望它是个良好开端,对具有社会公益、文化价值的频道和节目予以区别对待,从而对构建积极健康的荧屏生态产生更积极的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目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大师》不进行收视考核
《宫锁连城》8日首播
电视“春推会”落幕
水木年华“怒放”
《新民周刊》聚焦 “脑力奇迹”真相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5《大师》不进行收视考核 2014-04-03 2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