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慧眼识才
最早一批A-20订单来自法国。由于“慕尼黑危机”后的欧洲局势日紧,法国空军深感实力不足。于是,一个法国军购团便来到美国访问,并很快相中了道格拉斯公司正在研发的DB-7。1939年2月,法国发出第一份订单100架。同年10月,又增加170架,不久后再次追加650架。只是,由于产能不足,当德军入侵法国时,法国人手里能用的DB-7(法国版A-20)只有64架。
在与德军交手的过程中,DB-7不是德军Bf-109E战斗机的对手,多次被击落。虽然DB-7也曾成功执行多次轰炸任务,但法国空军装备的大多数DB-7最终成了德军的战利品,在法国维希政府中继续服役。直到1942年12月,法国宣布重回同盟国阵营,这才结束DB-7“敌我不分”的尴尬服役史。
英国的“波士顿”
随着法国于1940年6月沦亡,道格拉斯公司尚未交付的162架DB-7成了无主之物。经过磋商,这些飞机最终运到了英国,加入英国空军。英国还分两次订购了450架DB-7B(DB-7的改进版,修改了机首设计、增大了载油量,并修正弹舱以便容纳英制炸弹)。在英国,DB-7被称作“波士顿”。根据发动机型号和机体设计的不同,又被分为“波士顿Ⅰ”、“波士顿Ⅱ”和“波士顿Ⅲ”。
这些飞机很快被英国空军投入实战,主要用于夜间袭击欧洲大陆和拦截来袭的德国轰炸机。为了便于夜间行动,部分“波士顿”采用了黑色涂装,它们被称为“浩劫”。由于夜战频繁,部分“波士顿”(约36架)被拆除机首武器后加装大功率探照灯,充当“夜战照明机”。不过这些飞机战果寥寥,最后被撤销编制。
美国人浴血出击
1942年6月底,来自美国陆航的先遣分队进驻英国,宣告美国正式加入对纳粹德国的空中讨伐战。不过,美军首次出击使用的12架A-20都是从英国人手里“借”来的。
7月4日恰逢美国国庆日,美军再次出动6架A-20,配合英国空军,空袭荷兰德军,不料在飞越海峡时被德军察觉,在海岸线上遭到防空火力和德国战机的猛烈打击,最终只有1架A-20逃回。这次行动虽然损失惨重,但意义重大,它标志着美军对被占欧洲大陆展开进攻。
在之后的诺曼底登陆等重大战役中,A-20都曾担当重任。不仅执行空中轰炸任务,也配合地面部队实施近距离空中支援。
激战太平洋上空
除了欧洲战场,A-20也于1942年8月出现在太平洋战场,对日军的舰船和机场、码头大打出手。值得一提的是,一种在机首内安装6挺12.7毫米机枪的A-20“炮艇机”在作战中大放异彩。美军不仅频频派出“炮艇机”对日军的海岛机场和防御工事进行低空火力扫射,还依靠“炮艇机”编队飞行时的强大火力压制日军护航军舰的防空火力,继而用炸弹精确杀伤日军运输船。
1943年3月,美国陆航和澳大利亚空军出动160余架飞机(包括多支A-20中队和驾驶“炮艇机”的第89中队)对出现在俾斯麦海的日军运输船队实施毁灭性打击。以6架飞机被击落的代价,击沉日军全部8艘运兵船,以及4艘驱逐舰。
盟军仅仅用飞机就打赢的这场海战,被日军称作“俾斯麦海峡的悲剧”,而它也被看作是A-20服役史上最绚丽的一个篇章。 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