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自己的健康何裕民教授健康新宣言何裕民 倪红梅
30.两个例子更能够说明这一规律
但是,此后的二三十年间,一方面膳食结构迅速从温饱飙升至丰盛,生活方式也快速欧美化;一方面只顾追求高精尖的对抗性治疗(主要是西医的)措施且高消费的治病方式;再一方面,放弃了广大民众受益的合作医疗模式;尽管我们在现代医学硬件与软件方面投入甚巨;有时,人们看一个感冒竟然要支付4000多元!但23年间,人均寿命只延长了有限的四年。20年后,世界卫生组织又发表了《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国这一次在相关问题上丢尽了脸,名落孙山,排在了所有被评估的191个国家中的第188位,倒数第四!前后差异太大了!
再来看看,1951年,中国和欧洲期望寿命差27岁;到1981年,30年间,一口气追赶了25.8岁,两者只差6.2岁。但到了2004年,两者则仍差4.2岁;后23年间,只缩小了2岁。除了医疗模式、医疗对策等有所失误外,一个重要因素不可忽略:这三十年间,餐桌快速丰盛,营养过剩,因此而导致的健康威胁、健康难题急剧飙升,诱发的死亡危害也直线增多!
也许,参照下面两个例子更能够说明这一规律。
两个有趣的补充事实。就在笔者写这些内容时,2013年4月最近一期的《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由西班牙、美国和古巴等多国专家联合进行研究报告。
报告发现:苏联解体后(1990年),古巴陷入经济困境,粮食出现短缺,燃料供给也大幅减少。人们被迫限制饮食,放弃汽车和公交车,选择步行。到1995年的5年间,古巴老百姓每天摄入的卡路里略少于需要量,5年间古巴人平均减重5公斤;然而,从1996年开始,该国的糖尿病致死率减少一半;心脏病和中风致死率也出现“自由落体式”下降,光心脏病的死亡率就下降了1/3。当然,这是阴差阳错的结果,然而,“古巴式瘦身”(专家给予的称谓,意即被迫的“瘦身”)尽管不见得每个人都乐意,健康效果却是明显的,最终全民健康得到改善。可谓是“祸兮福所倚!”因此,文章最后调控地说:“科学家认为古巴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当然,最好是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文章进一步称,古巴“实验”表明: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全民减肥对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然而,研究也指出:古巴的例子十分独特,因为危机的发生相对比较缓慢。而且,社会没有崩溃,整个秩序良好,人们还是照常上班上学,政府一如既往重视公共医疗和民众健康,只是粮食等的供应有所控制。不像前苏联,休克疗法诱发了经济困境,导致了社会危机,失业率剧增,生活困顿,民众的严重失落感和不安全感。
另一个例子是关于非洲的:英国著名肿瘤学家兼遗传学家格里夫斯在其《癌症,进化的遗产》中,列举了非洲某些国家中一些大城市的例子,尽管整个非洲还很落后,但部分大城市率先有所发展,同时受西方影响,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等全都欧美化了。然而,短短二三十年间,这些城市民众的疾病谱也同样(仅稍显滞后地)欧美化了,表现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富贵癌)等的发病率一路飙升,死亡率直线上升,都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可见,《老子》说得多有道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古巴与非洲城市的正反两方面案例,不恰恰说明了这一辩证法吗?“福兮祸所伏”!一味的膏粱厚味、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看上去很美!但进步带来的不都是美酒佳肴,也伴随着苦涩的灾祸,包括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可不慎乎!
美国寿命更短,健康状态更差!?2013年一月,美国弗吉尼亚州联邦大学斯蒂文教授领衔的团队,发布了《全球视野下的美国健康状态:寿命更短,健康状态更差》的调查报告:通过与其他15个高收入国家(OECD,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简称)在寿命、各年龄段健康状态及常病发病率等多方面的比较,结论是美国的健康状态令人震惊——寿命更短,健康状态更差,健康开支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