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地震了,但这对国际乒坛毫无震撼力。男团决赛第二场,张继科0比3负于奥恰洛夫,只是一则小插曲。
中国男女乒包揽冠军,毫无悬念。然而,回顾过去的一周,你记得住哪些亮点和细节?
中国乒乓,还要独孤求败多少年?如林丹一般的乒坛偶像,何时诞生?
缺对手
德国男乒近年来被认为是最能给中国男乒造成威胁的对手,不过赛前,他们并没抱太大希望,“我们的目标只是夺牌”,德国队教练朱小勇说。德国男乒在杜塞尔多夫设立乒乓训练基地,效仿中国队的集训模式,但实际上,波尔、奥恰洛夫之后,德国男乒难觅人才。
女乒决赛,中国队主教练孔令辉甚至都不需要喊暂停。日本乒协内部人士摇摇头,“这比赛一无看头,仿佛是小学生挑战大学生。”
拥有220个协会成员,国际乒联已成为国际单项体育协会中成员最多的组织。协会成员的数量是多了,全世界打乒乓的人也不少,但依然难以解决其他国家和地区乒乓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世乒赛上,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面孔”比比皆是。代表卢森堡的倪夏莲已经51岁,1983年正是在代代木体育馆,她作为中国女团冠军队的主力,获得世乒赛女团和混双冠军,现在,她仍旧是欧洲女子乒坛的佼佼者。12岁零2个月,美国队的王岫依是本届世乒赛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据悉,全美只有15名女队员参加世乒赛选拔赛。
甚至还有人预言,中国乒乓队淘汰下来的运动员,移民到海外后生下的孩子,或将成为中国乒乓未来的最大对手。
缺个性
将张继科打造成“林丹式”的偶像人物,可行吗?
“运动员必须有成绩,这是基础。从个人形象上来说,张继科比较阳光、帅气,打球很有激情。”刘国梁表示,中国乒乓需要推出明星球员,“这方面的问题,我也跟张继科说过。作为团队,我们会帮着去推他。”刘国梁介绍说,张继科在巴黎世乒赛之后变化很大,开始注意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学习英语、参加公益活动等等。
不过,再进一步问,怎么推广、怎么包装?国乒上下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问张继科,若要成为“林丹式”的偶像,你觉得自己还需要在哪方面进行打磨时,他谦虚地说,“我出成绩才3年,同丹哥比差远了。”
再问获得本次世乒赛最佳球员的马龙,你觉得自己未来有希望成为偶像级球员吗?怎样才能成为偶像?他反问一句,“你觉得呢?”
征战世乒赛的国乒,你能给每一位球员贴几张独特的标签吗?看到张继科,你会说,他是大满贯,他很帅;看到马龙,你会说,他是男队队长;而见到丁宁,你知道,她最近英语学得不赖;至于刘诗雯,她穿裙子比较好看……
可除此之外呢?
在裙子上做文章,苦学英文,这都是好事。但偶像气质,不是只靠这些就能体现出来的。在屡屡传出会被踢出奥运会的羽毛球项目,林丹几乎是“羽毛球”的全部。成绩之外,个性、着装、曝光率等娱乐圈考量的数据都是林丹的必修课。能有今天的地位,有林丹的努力、天赋,也有羽毛球队给予的宽松环境,更有背后团队运作的劳苦功高。
缺影响
不过,乒乓球的推广,仅靠中国一己之力,还是有些势单力薄。
从历年战绩来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在世界乒坛创造的辉煌,不亚于菲尔普斯在泳池中创造的传奇。但代表着世界体坛最高荣誉的劳伦斯奖却迟迟没有眷顾过中国乒乓以及乒乓球这项运动。显然,这项运动相比田径、网球、游泳等项目来说,影响力还是“小众”了一些。
为了增强乒乓球运动的竞争性和观赏性,国际乒联推出新政,明年世乒赛中允许“跨国组合”。但与此同时,削减2015年和2017年单项世锦赛的参赛名额,每个协会最多可有5名球员参加单打比赛,2016年团体世锦赛男女参赛队的数量被限制在96支之内。
粗粗一看,新政之下,其他协会运动员仿佛有了登上领奖台的机会。但实际上,减少参赛人数,让那些水平不高的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失去了参加国际大赛的梦想。“以后,有更多运动员不仅参加不了奥运会,连世乒赛也参加不了了,很可惜。”刘国梁说。
如果大家都只是在家里自娱自乐,何谈乒乓无国界?
特派记者 陶邢莹 (本报东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