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损坏迟迟未修
2.87、2.89、3.20……上午8时刚过,位于九亭沪松公路1399弄的上海甲膳餐饮店的在线监测平台就屡发警报,显示油烟排放超标。而参照饮食行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每立方米最高允许浓度为2.0毫克。到上午11时左右,最高值更是达到了5毫克/立方米,直到中午以后,数值才逐步回落。与此同时,该单位净化器和风机的运行状态都显示为红灯,即处于关闭状态。
下午3时30分左右,厨房又忙开了。然而灶头上方的排风扇却不见开启,油烟在升腾过程中只有部分“钻”进了排风扇。店家在连接到室外的排气管接口处,拴了几个油桶,以防止油烟凝结后滴落下来。记者注意到,半透明的油桶中已有不少黑色液体。“厂家一直说没空,不肯来安装新的,我们也没办法。”店家承认,店内的油烟设备已经坏了有一段时间了。
交费半年多不安装
记者随后又来到奈雅伊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从事日式料理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于去年搬迁至洞泾镇洞薛路。经过严格的消毒流程进到加热车间后,记者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全副武装”地将半成品炸熟。
就是这家看起来在食品卫生安全上有着严格要求的公司,却迟迟不肯安装油烟在线监测设备。松江区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早在去年10月份就已签订协议,并且付清相关款项。然而,技术人员几次约定上门安装时间,公司负责人都以“内部装修还未完工”为由推托。今年4月底,当技术人员再次登门时,发现其正在作业的厨房根本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甚至连排风设施都没有。在技术人员一再催促下,对方才给出“确切时间”,表示“下个月应该可以安装”。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张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