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社会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十年前一则报道引来佳话
85岁老人坚持十年资助贫困学生
张炯强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本报十年前的一则新闻报道,圆了华东理工大学离休干部盛思清的捐资助学梦。这位85岁的老人从此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十年如一日。他的梦想只有一个,让那些贫困的学生能读得起书、读好书,成为社会有用之人。

  盛思清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85年离休前任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总务处党总支书记。2004年7月,他看到《新民晚报》上一则报道:河北保定易县有个叫李引的女孩,高考取得634分的好成绩,可每年近万元的学费愁煞了这个农家孩子。懂事的孩子便利用暑假每天编织200个蝈蝈笼子,卖30元钱,来积攒学费。看到这里,盛老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立即拿起电话与报社联系,表示每学期资助小李1000元,直至她大学毕业。 

  盛思清与李引取得联系后,一直保持通信。李引每取得一点成绩就向盛老汇报,盛老总是鼓励她好好学习,积极要求进步。李引没有辜负盛老的期望,在努力学习和担任社会工作之余,还挤出时间做家教,勤工助学,大学期间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李引大四时,盛老鼓励她继续深造,继续资助她。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不宽裕,还有个弟弟即将高考,李引原本选择毕业后马上就业贴补家里。盛老知道这一情况后又主动提出,资助李引的弟弟上大学。多年来,盛老共资助这个家庭12000元,培养了两个大学生,彻底改变了李引一家的命运。   

  李引姐弟毕业后,盛老的捐资助学之路没有停下。2012年初,盛老又资助小区内的两名农民工孩子上学。一名是卖废品农民工的儿子上初中,另一名是书包摊主女儿读小学,盛老每学期各资助每人1000元。  

  而对于盛老来说,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大学里的贫寒学子们。2012年9月新学期开学,盛思清到校参加离休党支部组织生活,他向办公室同志提出,希望联系两名2012级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新生,每学期资助每人1000元,直到他们大学毕业。这一次,华理生物工程学院两名本科新生成了盛老的帮困对象。不久前,受助两名学生向盛老报告了自己的成绩:各项考试成绩优异,还参加了多个志愿者活动。此刻,盛老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老人说:“我的资助不多,但会持续到2016年,直至你们离开校园。我的收入也不多,但会一直支持贫困学生的学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幸福之门/专版
85岁老人坚持十年资助贫困学生
小岛尚未开发 游玩多有危险
中医学子徐欣毅被追授五四奖章
孕妇临产遇堵车 民警护送到医院
晾衣竿突然折断 女青年坠窗身亡
偷车贼持电棍击倒保安
醉酒女神智迷糊 搭黑车遭司机性侵
新民晚报社会新闻A0885岁老人坚持十年资助贫困学生 2014-05-06 2 2014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