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成交仍未转暖
3月“小阳春”回暖不充分,4月楼市“阴雨连绵”,“五一”房展会又效果平平……当前不少开发商所面临的业绩压力可想而知。
CRIC克尔瑞研究报告指出,4月份,虽然月内开发商推案规模和营销力度均明显提升,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并未出现转暖。重点城市中,超过六成成交量环比下跌,北京、大连等市成交量跌幅达到三成以上,同比方面,成交量下跌的城市更是占到绝大多数,仅有上海、济南二市成交量环比上升,杭州、大连、泉州等存量较高的城市,成交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以一线城市中降幅最大的北京为例,4月份北京市场供应持续高位,截至4月28日,全市商品住宅供应量已经超过100万平方米,但在信贷持续紧缩、自住型商品房入市、市场降价情绪弥漫等因素影响下,刚需购房者观望情绪上升,而开发商近期价格策略的调整,以及二手房市场价格的快速下跌,更进一步降低了购房者信心,使得市场整体需求处于低位。
降价范围扩到一线
不仅在成交量方面,价格方面环比各城市也呈现下降趋势。克尔瑞分析师张珺认为,这与各地市场出现降价潮不无关系,民众越来越浓重的观望态度也是导致成交下降的又一原因。
近期,杭州、常州、无锡等城市项目降价潮涌,降价楼盘越来越多,加入降价潮的城市也逐渐增多,甚至蔓延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并无过大库存压力困扰的城市,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上海、北京相继出现9折的降价楼盘,甚至个别楼盘爆出8折,其中不乏万科等知名房企。
尽管这些城市房价整体仍在高位运行,但经由个别楼盘降价,房价走高趋势减缓,市场观望气氛加重,购房信心必然受到影响,降价有可能进一步扩围。
部分项目定价回归
克尔瑞分析师马千里表示,目前降价情况并不尽相同,主要是基于市场整体库存压力,少数城市是项目本身前期定位错误导致价格虚高,去化缓慢而回归合理定价。市场高库存压力下,部分企业“抢跑”。主要的大企业如万科、世茂、绿城、远洋等纷纷加入使得杭州降价的情况较之前加剧。
结合当前市场表现来看,上半年楼市成交回调之势已确立。受供求关系影响,上半年市场难以走出调整期,在市场整体的去化压力下,降价范围或将扩大。业内人士称,对于资金较为紧张的企业来说,也应该尽早的合理调整价格,提升企业周转速度,加速企业现金回笼。
分析人士预测,受到经济增速趋缓、信贷持续紧张等因素影响,整体来看,年内市场成交仍然难以达到去年的火热程度。德佑地产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开发商在5月降价跑量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大。
本报记者 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