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3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生活中获取灵感
金德
■ 玛曲小景(中国画) 毛国伦 作
  ◆金德

  毛国伦这次在上海文史馆艺术沙龙展出的是他的人物写生和新作,而不是他以往多次展出的各种成名之作。真如上海文史研究馆馆长沈祖炜在为画展出版的毛国伦的画集中写的:“一位成功的画家是如何脚踏实地注重积累的,一幅恢弘巨制是如何从集腋成裘做起的。相信,这对我们会有更大的教益。”在当下,一位有成就的国画家,如何继续传承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使传统更加精深,贴近生活,和严谨的做学问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这样评价毛国伦的国画:“看得出他在运用笔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高度学养与禅静的功力。的确,毛先生的人物画,可以让我们透过画面读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样的能力非学养与画技皆备不可。而毛先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使他进入了人物画的自由王国,他驾轻就熟地活跃于中国人物画领域里,成为一位代表性的画家。”毛国伦画国画和治学是一致的。

  毛国伦13岁读大同中学起就跟美术老师张文祺接触速写、写生。1960年秋,毛国伦16岁,进了上海中国画院,当时画院在教学上贯穿“五写”,即临写、速写、写生、默写、写字。学员们大部分时间用来临摹古人的名作和老师的画稿,同时进行速写、写生练习,一年春秋二度下生活,收集素材,进行创作实践。这是现实主义文艺高扬的时期,那些前辈画家也是带着虔诚的精神下生活,毛国伦不仅跟前辈下生活,也找一些外国素描大师和老师的作品参考、临摹,各种工具像铅笔、钢笔、炭精棒、毛笔以及水墨方法也都尝试过。

  毛国伦至今认为:“以神写形”,“神”则更重要。而神何来?毛国伦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这有韵有趣的笔墨有着画家的真性情,这正是中国画的动人之处。至于新形式的探求与尝试也很有必要。写生既是打基本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贯穿画家的一生的、汲取生活源泉与灵感的重要途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观点·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广告/文娱圈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样本
   第B04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B06版:展事/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好物
   第B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B10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江宏山水,神清气朗
徜徉艺海的探索者
素雅清淡好境界
从生活中获取灵感
新民晚报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B08从生活中获取灵感 2014-05-31 2 2014年05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