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家
来上海已经一周,尽管近在咫尺,但马夫玛尔塔始终都没机会去中华艺术宫看看。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她都陪伴着爱马阿拉贡·Z的身边。
马厩是赛场设立的临时非疫区,每天玛尔塔就像是在一个无菌实验室中工作一般——进马厩前先要彻底清洗、消毒双手,地面上,脚踩的厚地毯里也满是消毒剂。“健康、安全是守护赛马的头号标准。”
在玛尔塔眼中,马夫的工作也许与全职妈妈有些异曲同工。
一名优秀马夫应该是营养师。他们会对赛马察言观色,然后科学均衡地为赛马制定食谱。赛前训练消耗不大,日常的干草加饲料足够赛马饱餐。而比赛日,饲料中能量配料和维生素添加剂的分量就要加强。资深马夫还对爱马口味了如指掌——喜欢甜食还是爱好清淡,以此来决定饲料中糖浆、玉米以及燕麦的比例。
一名优秀马夫能充当半个兽医。听呼吸就能了解爱马状态,看神态就能知道马匹情绪状态。就好像顶级运动员外出参赛会配备专门的按摩师一样,为赛马简单按摩放松也是马夫的工作。
一名优秀马夫更应该是骑手和赛马的战术大师。观察赛马的行为变化,给骑手提出建议,他们会为赛马制定训练日程。马与骑手发生了“矛盾”,爱驹生气了,还需要马夫去调节马的心情,做马的“思想工作”。
因为养马有方,骑手在比赛中获得名次拿到奖金后,甚至还会给马夫包红包以资奖励,红包数额高达数万欧元,而这也就是为何马夫收入能破百万的原因。
马语者
在顶级赛马领域,马夫大多为女性。年龄跨度从二三十岁直至四五十岁都有。如同照顾孩子一般照顾爱马,像爱情人一样对待马,女性对动物与生俱来的温柔与爱心更适合马夫这个职业。
都说当兴趣变成职业,原本热爱的一切都会变味。但对于爱尔兰马夫凯蒂而言,和赛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让她越发确定自己的选择无比英明。很多时候,凯蒂感觉自己是能和爱马“对话”的。不需要言语,只要一个眼神,透过爱马温润无比的眼眸,她能准确知道马儿在想些什么。
在她看来,马夫的经验非常重要。“每匹马的性格不同,对人态度也不一样,当我第一次见到我的马时,它用屁股对着我——这是它对我说,不喜欢我。我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去陪着它,才让它慢慢接受我。”
从事马术运动15年,在上海马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滨印象中,马夫是马场中最累的一群人。赚百万年薪并非易事,“没有对马的足够爱心,根本无法胜任。”本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