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实现智能化驾驶
在昨天举办的上海汽配展上,博世、德尔福、日本电装、爱信集团、日立汽车等一线品牌都展示了最新科技产品,而智能化是关键词。
比如,在本次论坛上,德尔福就展示了车辆四周360度安全屏障,这是一种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利用安装在车前后左右的摄像头与雷达的集成技术,通过提前预知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迅速识别是人、物还是车,提前警告,使驾驶员在最短时间内做出规避危险的反应。“自动驾驶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为驾驶错误,可让道路变得更安全、油耗更低。”德尔福高级工程师沈骏强认为,车辆主动安全系统是朝着自动驾驶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步,高度智能化驾驶的实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所谓的自动驾驶依靠的是雷达激光传感器来感应驾驶,不排除传感器受到一些障碍物的遮挡、无法感应而导致“失联”,这也是目前许多企业在研发中所遭遇的瓶颈。此外,也有人质疑无人驾驶的安全系数究竟有多高,没有人为操作仅靠机器是否能够保证百分之百没有失误。
车联网应用受关注
讨论汽车智能化的另一个焦点是车联网的应用。博世介绍了车联网解决方案“MySPIN ”,兼容iOS及Android操作系统。用户通过数据线、WiFi及蓝牙将智能手机接入MySPIN,与车系统连接,智能手机的APP将投射于车系统的显示屏,用户直接点击显示屏操作,与手机毫无区别。博世市场总监季栋辉认为,在安全方面,MySPIN提供的空中手势及语音识别输入可解决驾驶者单手接电话的情况。
与会专家认为,长期看,无人驾驶、车联网代表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短期看,安全驾驶辅助系统、车载信息系统将是汽车电子的主要增长来源。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不再由汽车主机厂商主导,IT、通讯、互联网、电子等企业都将参与进来,苹果的CarPlay、谷歌的安卓等操作系统相继发力汽车智能领域。在智能化驱动下,车企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汽车“软”实力开发方面将提速。以智能手机和汽车显示屏为终端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集成,以及背后的服务提供商,将会再次改变汽车产业的发展轨迹。
本报记者 叶薇 实习生 吴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