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傲慢不起了
秦丹
  秦丹

  早晨,单位食堂。同去的同事端着大杯的果汁去品尝了,我拿着一个塑料杯,把果汁倒进杯里,把纸杯放回原处,这个纸杯可以再装果汁。收钱的女孩子对我说:可以少收你一元钱。

  为了一元钱吗?我只是觉得,浪费东西不好。可是,冲洗这只装过果汁的杯子和浪费一个纸杯,给环境造成的负担哪个更重呢?为此我纠结不已。

  又一天早晨,一个化妆水的瓶子用空了。听同事说,网上有人在卖这种瓶子,不知有没有人买。不是信息时代了吗?为什么这种瓶子不被厂家直接收走呢?送回空瓶子的人,可能还要贴上一些快递费,但为了环境,可能有许多人愿意呢。

  这样的生活,其实只要我们努力,就会实现。我约请同济大学的环保专家诸大建教授写过数篇环保文章,每每激赏于他的见地。他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呼吁把上海建成“低垃圾友好城市”。他说:“那将是一个可以与实现四个中心经济目标相比拟的成就”,这是多伟大的愿景!

  分类整理,然后循环利用垃圾,最后不能利用的,焚烧,而不是填埋。大量的产品,可以通过维修和再制造再次使用。商家主要通过服务赚钱。我边读边想,这是多么文明的社会:物尽其用,环境文明,服务是美好的,我们的各级“精神文明建设办”,是不是也可以把推行这样的环保理念当成工作的一部分?

  只是,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如何呢?大家在各自的社区看看,就知道了。同事在日本看到一个小小孩,把一个饮料瓶分成包装纸、瓶盖、瓶身放进三个垃圾分类箱,回来感叹不已。这样的事,难道我们的孩子做不到吗?垃圾分类这件事,就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强力推,通过社区通过学校推,尤其是发动志愿者。

  前不久,交大有教授研究出分解电子垃圾变废为宝的技术。这样的科技发明,是我们社会的福音。我们常常宣传知识创造财富。仅从这样视角,我们依然是功利的。为什么不能宣传知识创造幸福呢?这位教授的创造,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是如此巨大,我感到对他深怀多大的敬意和感激,都显得不够。

  分类,不仅仅是为了循环利用。仅仅拿循环利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考量,就短视了。要用毅力和恒心,推这项利在千秋的大功业,不能碰到一些困难,就意志不坚定;遇到一些利益的牵扯,就放慢速度,或者不重视。这样的态度,是对环境的敬意不够。现在,我们已经傲慢不起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A12版:东方大律师
   第A13版:新民法谭
   第A14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5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7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09版:金色池塘
   第B10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1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超跑
我们傲慢不起了
智慧快餐
我不是“伪球迷”
复兴公园
夏至
聆听勃拉姆斯式的思考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3我们傲慢不起了 2014-06-22 2 2014年06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