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2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聆听勃拉姆斯式的思考
王世逸
  王世逸

  当我在听古典音乐初期碰到瓶颈的时候,有一位乐迷告诉我:让时间来缓解一切。半年之后,这句看似没什么新意的话,显现了作用—— 

  对于勃拉姆斯交响曲的收集工作早已进行,却一直没有好好听。对于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还是很喜欢的,那火热的末乐章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因此对于其他作品也就一直留意着。  

  因此,当我在迷茫期要想去尝试新的作品时,还是将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作为了首选。当我再次“鼓起勇气”播放第四交响曲时,真的有了不同的感觉,起初的两个乐句让我联想到了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色》中的配乐,就此找到了莫名的熟悉感,有些不可思议地开始了“全新”的勃拉姆斯式的思考——

  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是他的巅峰之作,也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只要谈及勃拉姆斯就会提到他与克拉拉的那段说不明的感情,这段爱情或许是悲剧式的,但我认为更多是包含着一种含蓄、忠贞、淳朴的美。

  如果你知道勃拉姆斯的为人及年轻时的经历,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他:勃拉姆斯是一个极其内向、古板的人,只会在内心中诉说着自己的悲与喜;而年轻时的勃拉姆斯为了维持生计,常到妓院中演奏钢琴,这无疑让一个年轻人过早接触到了社会的黑暗面和对于一群特殊身份女人的不良感受,致使他无法用正确的心态去建立自己的爱情观。

  一个内向的人,内心又或许是异常丰富的,拿别人喋喋不休的时间用来聆听与思考,勃拉姆斯选择的载体是音符,第四交响曲便是最好的诠释。虽然在第二乐章体现了勃拉姆斯平静而开朗的浪漫主义心境,我们感受到了欢乐的气氛,但绝不是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中略显疯狂的欢乐,也不是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中淳朴的波西米亚人无忧无虑的欢乐,而是在安谧中的欢乐。

  勃拉姆斯式的对于世间的思考贯穿了全曲,这样的思考没有如李斯特的《前奏曲》中有那样长的跨度,遍及人的一生;也不同于老柴的第六交响曲来的那么悲伤。整部作品中闪耀着理性的哲学的光芒,勃拉姆斯不会轻易地过度宣泄自己的情感,永远饱含着自己的那份稳重。如果说正是由于古典音乐中有渗入了作曲家思想而使之变得丰满、充满内涵传承至今的话,那么勃拉姆斯便是最好的典范。

  很高兴在我遇到瓶颈之时感受到了勃拉姆斯式的思考,还是那句话:古典音乐是需要你用心去聆听的,更需要你反复去聆听。也许对于一个新作品的感觉往往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也是在等待一个契机的过程,一个与作品产生共鸣的契机。我为自己解了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人才专版/招生留学
   第A12版:东方大律师
   第A13版:新民法谭
   第A14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5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7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09版:金色池塘
   第B10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1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超跑
我们傲慢不起了
智慧快餐
我不是“伪球迷”
复兴公园
夏至
聆听勃拉姆斯式的思考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3聆听勃拉姆斯式的思考 2014-06-22 2 2014年06月2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