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会沟通陪伴
减少亲子冲突
马丹

  暑假已经开始一个星期了,假期中亲子究竟该如何相处?在前天下午的新民健康大讲堂暨上海科普大讲堂上,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说,每年9月新学期开学,就会接到不少孩子的抱怨,“投诉”暑假过得有遗憾、不开心。“其实,这就意味着,这些孩子在假期遭遇了亲子矛盾。”

  “现在,许多孩子的暑假被家长用各种学习塞满了,但是,孩子并不是机器,他们需要有闲暇和娱乐的时间。”陈默建议,当孩子处于0到6岁阶段时,父母可以替他假期生活作主,一旦孩子已经是6岁以上了,父母应该把假期的主动权还给他,比如,6岁到12岁的暑假计划,可以由孩子和父母商量制定,12岁以上的暑假计划应由孩子自己安排。“这种平等、尊重的态度,才能有效地预防亲子冲突的出现。”

  同时,陈默说,家长们应该学一学如何与孩子沟通,避免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而伤害孩子的心灵。“当孩子兴高采烈或愁眉苦脸地想和你分享一些心情或故事的时候,家长们请先停下手中的事,认真地听孩子说话,然后,给孩子进行反馈和学着去理解孩子当时的情绪。”

  暂离校园和伙伴,孩子在暑假里相对比较孤单。因此,这是一个父母通过陪伴让亲子关系更为和谐的好机会。“但是,陪伴不是让父母当学习的‘监工’,而是创造一些和孩子共同游戏、阅读或走进自然的机会。”

  陈默说,游戏对孩子的人格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亲子游戏会增进情感,伙伴游戏会让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冲突和与人相处。“游戏也不是简单的电脑游戏。父母可以增加一些户外运动项目、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旅行等。当然,游山玩水前,也请家长提前做好功课,为孩子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鼓励孩子参与当地有特色的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开阔孩子的眼界、帮助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好心理健康的底子。”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4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5版: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
   第A15版:长三角/综合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女生家长更愿意孩子到外地就业
“大国海疆万里行”启程
学会沟通陪伴 减少亲子冲突
上海市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资助困难学生2500余人次
孩子“肥嘟嘟” 健康敲警钟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学会沟通陪伴
减少亲子冲突
2014-07-07 2 2014年07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