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新民资讯
     
本版列表新闻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训机构违规将跨省通报
苏浙皖沪签署联管机制协议保护消费者利益
陆梓华
  本报讯 (记者 陆梓华)一个培训机构在一个城市发生欺诈行为被取缔,过一阵,很可能在另一个城市卷土重来。今后,这“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招数,在长三角地区可能行不通了。日前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会议披露,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签署《长三角地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联管机制协议》,计划建立跨省通报机制,避免消费者蒙受损失。

  长期以来,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始终存在多头管理的局面,一些机构由教育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一些则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造成对该类机构出现监督难、管理难、执法难、处置难、协调难的“五难”局面。本市曾出台多项举措规范培训市场。针对一些机构出现的卷款而逃、不告而别的情况,2012年,上海市教委出台规定,要求本市教育培训机构必须选择且只能选择一家开户银行,开设学杂费专用账户,所收取的学杂费须全额存入该专用账户。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江苏省要求各机构在注册时明确标识培训范围,并规定专职教师不得少于10人,一旦出现违规,将通过网络向家长发布信息,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四地教育部门负责人强调,建立跨省通报机制,有利于各地充分交流管理经验,让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0版:阳光天地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培训机构违规将跨省通报
沪92号汽油 今起7.75元/升
申城7月迎来“搬场热”
明起出门防阵雨
体彩公告
退改马航机票 今明可提申请
新建民用建筑将来都用装配式
中国福利彩票
上海天气预报
今日黄金·外币牌价
长三角城市天气预报
世界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新民晚报新民资讯A10培训机构违规将跨省通报 2014-07-22 2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