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这孩子不俗
姚宓注意到李家的房子虽然比她们家的好,却不像陆家有那么大的花园。李家四邻都是相仿而较小的四合院,李家杂在中间也不惹眼,只显得比别家旧。她想:这么大的房子原先准有个大花园。她第一次到李家是大白天,所以当时就注意到了。她想起小李的话,猜想花园准是归公了。
她到校问小李。小李说:“可不是吗!那时候地租很贵,实在交不起,只好归公了。我已经记事了,我家前前后后的房子,都是后来盖起来的。盖房子真闹人,近两年才安静下来。姚姐姐,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家从前有一所两进深的四合院,虽然房子没你家的大,后面也有个花园。”
她接下说:“陆家有个很大的花园,不知原先是什么人家的。哪天我带你到花园去玩玩。下星期六,我叫你的温哥哥来接你,好不好?我妈妈想你呢!”
小李很高兴。她笑着说:“我也想我的干妈,你干妈也想你呢!”
据陆家司机说:他那天接送李先生一家,走了冤枉路。陆家的汽车特大,只好规规矩矩走大道,其实他们两家并不远,坐十六路公交车,至多六七站路,而且下车不用走几步路就到家了。
姚宓听了这话,拿定主意,再也不用陆家的汽车了,太招摇。她邀小李到她家玩,就请罗厚送李妹妹回去。
李先生在姚家宴会时注意到这个“敬陪末座”的青年人气度不凡,对他颇有兴趣。他猜想这人是姚宓的未婚夫,想亲自问问。所以他请罗厚到他家吃晚饭。他说:“只是便饭,别客气。”
罗厚下次送李妹妹回去,就在李家便饭了。李先生问他哪儿工作,他说,在外国语学院,毕业后留校当助教,现在是讲师。
李师母问起从前文学研究社的事,罗厚讲了朱千里“洗澡”的故事,逗得人人大笑。
客人走了,李先生对老伴说:“这孩子不俗。”
李太太更有兴趣,因为做妈妈的比较敏感,觉得女儿很崇拜他。她问女儿:“温哥哥是不是姚姐姐的未婚夫?”
小李不敢告诉妈妈,姚姐姐特地为她介绍温哥哥做朋友的,她只讲了温哥哥从前怎么保护姚姐姐,怎么和流氓打架的事。小李的爸爸妈妈觉得这个年轻人很侠义,对他更器重了。
小李说:“姚姐姐只把他当亲哥哥,亲哥哥怎么能做未婚夫呢!反正她怎么也不嫁给他的。”她附着妈妈的耳朵说:“告诉妈妈一个秘密,只有我知道的秘密,姚姐姐心上有一个人。”李太太听了这话,心上踏实了。她说:“放心,除了爸爸,我不会告诉别人。”她也附着李先生的耳朵,说了这个秘密。他们心上都踏实了。
姚宓拿定主意,她决不能让妈妈知道她和许先生天天在书库见面,也决不让许先生和她说话,因为保不定会有人看见。她妈妈只知道女儿在图书馆工作,图书馆的规模她也不全知道。李先生家藏书丰富,不用借图书馆的。至于杜丽琳,她是从不跑图书馆的,姚宓尽可放心。
一年以后,姚宓进修期满,又回到原先的博文图书馆。博文图书馆已并入市图书馆。市图书馆等待编目的书,一批又一批地送来。姚宓工作努力,效率特高,市图书馆为她评定的工资相当高,而且市图书馆离她家不远。她清早喝一杯鲜奶就赶去上班。中午吃食堂。五点下班。工作虽忙,她不像教师得准备功课,也不像图书馆其他员工,假期特忙,不得休息。她只在书库里编书目。当初博文图书馆馆长照顾她,星期六只上半天班。市图书馆照样照顾她,星期六也只上半天班。
姚宓回家后,可以读书到夜深。她夜夜还是抱着妈妈的病脚同睡一床。姚太太和陆家合伙,陆家只收她四分之一的伙食费,和自己家开伙相差无几。姚太太这两年开始有富余的钱让女儿买一双新鞋,或添一件新衣服之类。姚宓的古董衣服,料子原是上好的,配上新式点缀,让姚宓显得更年轻了。她在同事中交了些新朋友,也更活泼了。每星期六,她照旧和小李家来往,每星期天上午,许彦成总来看望姚伯母,当然也和姚宓相见。姚宓见了许先生,照常总那么淡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