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在观众席中因感动而流泪还是看《安德鲁与多莉妮》。如泣如诉的大提琴声中,安德鲁在心底问:当你失去记忆,当你不再是你,也已垂垂老去的我,能否仅凭许多回忆与一点勇气坚持下去。而在《新天鹅湖》中,年轻的王子怯懦彷徨,在被忽略与拒绝中选择轻生,却遇到夜色中起舞的天鹅,被那野性神秘又有力的美所征服,自此找到了生的动力,却也被因爱而生的渴望与欲望吞噬。柴可夫斯基那段著名的《天鹅湖》旋律响起,无数观众情不自禁在座位上直起身来。
无论是安德鲁的守护还是王子的争取,爱里都有祈求的意味和倾尽所有的绝望。
怕什么,怕爱人。所以在和朋友聊天时,我们都同意爱情是美得无用而又过于危险的存在,不如安全地站在岸上虚构与谈论它,不必亲自体验。
但总有勇敢的人,捧着一颗心去赴命运的约会,无怨无悔朝最耀目的光华与最灿烂的毁灭走去。就像王子在最终与天鹅的共舞中以肢体语言表达的心声:我一生渴望爱与被爱,为此不惜生命代价。
马修·伯恩的《天鹅湖》于1995年在英国伦敦的萨德勒·威尔斯剧院首演,并在此后成为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的芭蕾作品。其间获得超过30个国际戏剧奖项,其中包括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编舞、最佳服装设计在内的3项托尼奖,被誉为国际舞台上里程碑式的作品。19年后,终于来到中国。
与经典的俄罗斯浪漫芭蕾舞版最显著的不同在于众天鹅的角色将全部改由男舞者出演。唯一保持原样的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主题与那个轻易在爱里迷失的王子。对此伯恩解释说, 相比身着白色纱裙的芭蕾女伶,拥有完美肌肉线条的男舞者更能传神地演绎天鹅这生灵所具备的力量、美感与展翼的姿态。
但在我看来,伯恩真正改变的是故事的核心:如同爱上水中倒影的纳西塞斯,王子在天鹅身上看到了另一个渴望成为的自己:迷人、野性、强壮、自由、高傲,以及直接的爱的能力。
从宣传资料来看,这次的领舞乔纳森·奥利维亚(Jonathan Ollivier)是除大胆改编之外的另一大卖点,相比过往版本的天鹅,他显得非常直男也有些沧桑,在生活中早已娶妻生子,说起自己扮演的角色与王子之间的同性之爱,乔纳森说:我扮演的,是一只天鹅。这句回答,恰好符合我对剧情的理解,正如他的样貌与舞蹈风格,契合我对英俊熟男的偏爱。
所有成功的爱情故事必须要有无法跨越的阻碍,这是每个作者都知晓的基本道理。新《天鹅湖》中无可跨越的障碍在我看来不是明显的物种或性别,而是幻像与真实之间更无可能弥合的差异。
对此,剧中宫廷舞会那场戏就是最浅显的暗示:扮演天鹅的Jonathan Ollivier一身黑衣,以拈花惹草的花花公子形象出现,王子因他与天鹅一样的面貌而意乱神迷,最终引发悲剧。
最后在王子的幻梦中,天鹅们从床下钻出,厮杀搏斗,王子也耗尽了所有企盼渴望,永远留在了被爱和被保护的幻觉中。
你爱的,究竟是你想象中的他,还是他的本来面目。抑或只是爱情本身?
不管爱上谁,在爱里我们永远只会输给自己。
真羡慕那些曾掏心掏肺爱过的人,可以骄傲地问:“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我一样为爱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