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茶也不过两三年的事,也许是“宿缘”,从此爱上,也许就是一生了吧。
喝茶多了,慢慢看出了一些门道,喝出了一些真滋味,才发现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喝茶之人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放下世间种种得失,哪怕只是一盏茶的时光。
茶之道,茶知道。
懂不懂茶并不特别重要,但心怀尊敬,专注每泡茶的滋味,怎么也会品出些好滋味吧。虽不宿山野,不居自然,但我们心中都守着一方清雅净土,佛曰“喜乐平安”。因为专一,才生喜乐,有了喜乐,方可真正得定。
白瓷是我偏爱的茶器,温润地展示着茶汤的颜色,简洁,干净。胎质轻盈的白瓷“斗笠杯”更因为拿起时优雅的姿态深得我心。古代诗画中凭江垂钓的渔翁,头上总是少不得一顶斗笠,因此斗笠杯也被赋予了一种逸然世外,风轻云淡的意境。
吴先生,年纪六十有多,耳背,几乎不太听得到。幼年开始习字,虽没成大家,但在瓷都也小有名气。4月底,我去雨季的景德镇,想给朋友们订一批礼物,那时有缘认识了吴先生。他几乎不和我做太多的沟通,都由夫人代为转达。因有耳疾,略显严肃,夫人笑眯眯,说什么都好,两人颇有些神仙眷侣的感觉。他写在杯底的“珈”字,规整,笔触有力,姿态娟秀。好像把字应有的美意也放在了里面。
希望借助吴先生的笔,经炉火的高温窑烧,把“平安”“喜乐”“欢喜”“自在”——这些世间美好的祝福,都深深地烙上这双蓝线钩边的“斗笠杯”。
瓷杯,就是慈悲。一个杯子,就是一辈子。于茶汤之底隐约浮现“平安”“喜乐”“自在”“欢喜”,就这样把我喜欢的物和茶的心分享给你。
物承心意,见字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