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酸汤子
王忠范
  王忠范

  天一冷,吃东北酸汤子的人就多了起来。酸汤子堪称地方美食,别有特色和味道,尤其是那种特别的酸。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乡间流传这样的话:酸汤子,酸酸香,滚滚热,味久长。

  酸汤子也叫饸饹条,是用玉米面做成的。先把玉米碾碎成大粒馇子,用水浸泡淘好,然后再上水磨。石磨转动,黏糊糊厚稠稠的玉米水面便从磨缝间四溢出来,通过磨盘的孔眼淌进桶里。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沥干发酵,玉米面成团入盆。

  酸汤子下锅前,必须反复揉面,揉得绵绵软软,揉出亮光最好。铁锅里的水烧得翻开时,开始酸汤子下锅,大多都是手工操作。做酸汤子的师傅左手中指戴上自制的铁皮套,是那种圆圆滑滑的细管,孔眼后面比前面稍粗些。师傅抓出一块面,搓转几下,便双手握起面团有节奏地挤压,套管的前孔眼就淌出一根根面条。这玉米面的面条长短各异,粗细相同,不沾不粘也不断条。水开两次以后,酸汤了面条熟了,那原汁原味的玉米香带着丝丝酸味随着热气扑鼻而来。

  往上捞酸汤子面条时,一定要带些渗进浮面的原汤,这样才是味道十足。吃汤子都要浇卤汁,而做卤汁是很讲究的。先爆炒瘦肉丝,接着炝汤放酱,开锅后加进一点调味料,再放进不辣的红椒条和翠绿的青菜叶,好看且激发食欲。金黄金黄的酸汤子面条,浇上带有色彩的卤汁,就是充满乡野味的美食了。餐桌上还有几个小盘子,分别盛着葱段、蒜泥、姜沫、韭菜花、腐乳汁等小菜,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和掺拌。这酸汤子绵软柔滑,润泽筋道,肉头微酸,既新鲜又热火,嘴中香胃里暖,让人吃得舒服、痛快。

  在东北和内蒙古东部乡间,还有些民俗说道,挺逗趣的,也温暖。青年男女吃酸汤子,使筷子时手往下拿,不往上捏,因下是近上为远,往下拿便是相亲相近缠缠绵绵了。老夫老妻吃酸汤子,尽量别挟断汤子条,吃罢放下碗时不说“够了”不说“完了”,表示情深深意浓浓天长地久。孩子们同样喜欢酸汤子,还流传这样的童谣:汤子面条,长长长;酸酸热热,香香香;乡土美味,好好好;多吃多喝,胖胖胖……

  如今不少地方做酸汤子用上了“饸饹床子”的特制工具,速度快,条子细,可味道似乎没有手工的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大家一起来“走心”
却是不会
满意不满意
沙漠好玩吗
泼冷水与泼热水
话说条件
酸汤子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4酸汤子 2014-10-25 2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