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息面来看,沪港通推迟的消息,按理说对市场会形成反压作用,但却被聪明的主力应用。先是启动了创业板,随后迅速切换到中低价格中市值品种,这种横跨市场的跳跃操作也是我们前期没有见识过的。而从启动时间来看,在政策面利空和业绩面冲击都将接近尾声时,并借力于MLF的朦胧传闻,启动了这次反击。
在前期连续下压之后,沪指量能已达到1千多亿左右。但在在第二个交易日就创出了次天量2250亿元。这种量能的直接翻倍,也显示出确实有增量资金抢盘介入,而且带来了新颖的操作手法,他们启动的品种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显得相当强悍。在前期的调整过程中,我们曾经写道:“市场在震荡,可以认为是一种热点的切换,所以此时,判断手中品种的去留或许比什么都重要,而一切基础是:跌时重质!”令我们欣喜的是,在这次切换得到了“质”的提升。
首先,在战略上,主力采取了外交名片的高层销售概念,如高铁、核电,并引爆到所有低价运输板块、基建板块、能源板块。如航空、高速、海运、钢铁等等,它们在前三季度如此地平静,所以在十月份也无须参与调整,而是直接启动。前期的震荡带来了品种的切换,更带来新的主力新的活力新的热点。而在多方精准强悍老练地反击后,沪指又回到了前期高点附近。多空的激烈争夺,远未终结。在这种难解难分的战局,最重要的手中持有的品种是否是新热点所指,如果是,那么就可以继续重仓持有等待。如果不是,那么趁反抽时随后沽空锁定利润是上策。东方证券 潘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