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干痒,经常性觉得有东西却咽不下去;早晨刷牙,总觉得恶心,却吐不出来东西……假如出现这些情况,你可要小心了,可能是患上了慢性咽炎。
据调查,咽喉肿痛、灼热发痒、干涩有异物感、嗓音低沉声音嘶哑、干咳、干呕、“吭喀”不断,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带来极大影响。长时间不治疗便会向癌症发展(如咽癌、喉癌),小毛病成为大祸害。
为此,新民健康特邀从事鼻咽喉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科研工作多年,且诊疗技术操作娴熟,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鼻咽喉科专家李强、况海霞、解玉华为慢性咽喉炎患者答疑解惑并对病情进行分析。有需求的读者可以拨打咨询热线021-33720189,也可发送短信“咽炎+姓名+联系方式”至18017313232报名。每天限额10人。报名截止时间:11月30日12:00。
怎样诊断慢性咽炎
从解剖学来说,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因鼻咽和喉咽位置相对较深。医生需借助间接鼻咽位及喉位等检查器具才能观察咽喉和喉腔的内貌。但当患者张口平静呼吸,有时不需要用压舌板轻压舌背,医生就很容易地看见口腔部,甚至患者也可以用一面小镜子来观察自己的咽部。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咽部即指口咽部。
医生直接观察到的,以及少数患者自己所看到的部位仅仅限于口咽部。因此,通常所说的慢性咽炎,一般是指口咽部的非特异性炎症。医生借助于间接鼻咽镜或者纤维鼻咽镜窥视鼻咽部,发现患者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黏膜表面附有较多黏稠分泌物等变化,结合病史就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1. 慢性单纯性咽炎:黏膜弥漫性充血,小血管扩张,颜色暗红,附有略微黏稠分泌物。
2. 慢性肥厚咽炎:黏膜增厚迹象明显、弥漫性充血、颜色深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并且充血肿胀,呈状分布或融合以及块状两侧咽侧索有充血肥厚。
3. 萎缩性咽炎:黏膜干燥、变薄、萎缩严重、颜色明亮有如蜡纸,有脓痂,咽部感觉明显减退。
如何治疗慢性咽炎
从临床上来说,慢性咽炎不是单纯病毒或细菌感染的问题,因此,光靠抗病毒、消炎等治疗方式常无济于事。手术切除扁桃体是常犯的一种错误(如果扁桃体是病灶则另当别论),则切除扁桃体留下的疤痕会加重咽部不适的症状。治疗不当引起咽部疤痕可影响分泌功能,恰似火上浇油,更加重了症状,需要引起病家注意。
慢性咽炎,仅靠药物很难彻底治愈。对于病情较为严重且多年未愈的咽炎患者来说,建议采用其他新方法,如射频、切割、剥离、消融、碳化、止血、扩张。专家特别提醒,患上慢性咽炎等鼻咽喉科疾病,千万不要盲目治疗,应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选择恰当的疗法才能治好疾病,少受痛苦,且少花冤枉钱。
【专家简介】
李强
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从事耳鼻喉科专业30余年,曾在国内发表论文20余篇。1990年被《中西医杂志》社聘为“特邀”编辑,2003年被上海市专家医学研究中心聘为耳鼻喉科专业医师。擅长治疗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骨骨折复位、扁桃体摘除、鼾症、喉部肿物摘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