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上300余派出所
已设“家暴受理点”
鲁哲
  上海市妇联曾建议:医疗机构接诊中如发现伤害“疑似”家庭暴力所致,即向受害人发放家暴救助告知卡,告诉对方救助的途径。上午记者从市妇联获悉,此事正在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之中。

  市妇联相关部门介绍,今后,不仅医疗机构,中小学校、幼儿园,救助管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发现“疑似”家庭暴力的,都要及时报案。学校是很大一块,毕竟70%的家庭暴力发生在孩子身上。

  这几年本市加大了反对家庭暴力的宣传力度,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在遭受家庭暴力后敢于报警或向妇联等组织求助。但家庭暴力问题依然存在。今年上半年,本市妇联系统共受理妇女家庭暴力的投诉199件次,占婚姻家庭权益类问题的6.23%,所占比例与去年同期的6.25%基本持平。

  很多妇女在受到家庭暴力的时候,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报警。市妇联建议医院医疗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若发现疾病和伤害因家庭暴力所致,在对受害人及时救治的同时,向其发放家暴救助的告知卡,告知其相关救助途径。

  目前,全市已有300多个派出所设立了“家庭暴力受理点”,各区县妇联正积极推进“零家庭暴力小区”创建活动。

  另外,上海市反家庭暴力庇护救助中心自2009年11月24日成立以来,已经为15批次18人提供了短期庇护和法律、心理咨询服务。从对受助妇女情况分析显示:施暴者以男性为主,主要是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也有少量家庭成员对老人或孩子施暴;受暴女性的文化层次高低不一,其中也有高学历女性;外来媳是家庭暴力庇护的主要对象。目前这些受助女性中,大多数人与施暴者达成和解,生活稳定,未再发生过家庭暴力事件;小部分人通过诉讼与丈夫离婚。

  本报记者 鲁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艺评论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0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31版:上海新城区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33版:汽车周刊
   第A3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A3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37版:夜光杯
   第A38版:夜光杯
   第A39版:阅读/连载
   第A40版:阳光天地(169期)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每周聚焦/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6版:早教沙龙/新民教育
   第B07版:广告
   第B08版:广告
家暴行为将有更明确的法律界定
沪上300余派出所 已设“家暴受理点”
家庭暴力受害者如何取证?
丈夫嗜赌家暴 妻子痛杀亲夫
新民晚报焦点A05沪上300余派出所
已设“家暴受理点”
2014-11-26 2 2014年11月26日 星期三